关于【腊八节有哪些风俗】,腊八节有哪些风俗图片,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今日腊八,别忘喝粥,你知道腊八节的由来和有哪些习俗吗?
- 2、腊八节有哪些风俗
1、今日腊八,别忘喝粥,你知道腊八节的由来和有哪些习俗吗?
“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煮煮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玩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时间过得可真快,又迎来了腊八节!
一、腊八节的由来
按古代民间的传统习俗,要在腊月初八腊八节这天早上喝腊八粥。前几天写了一篇文章,里面给大家讲了,腊八节喝腊八粥是源于佛教的。当然,这只是来源之一。相传释迦摩尼苦修多年,有一天他发现苦修并不是解脱之道,在他打算放弃苦修,意识消沉的时候,刚好遇到了一位牧女,向他献上了用乳汁和酥油调制的粥,释迦摩尼喝了粥之后恢复了过来。后来,释迦摩尼在沉思之中得以“成道”,而这天正好是腊月初八。为了纪念此事,佛教会在这一天举行仪式,煮粥来供应释迦摩尼。被佛教称为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关于腊八节的起源还有一段记载,比如,在《礼记》中记载:“伊耆氏始为蜡,蜡也者,索也,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其实,也是在说腊八节的起源。这里说的“伊耆氏”是一个部落的名,大意是说,“伊耆氏”这个部落是最早过腊八节的,他们在每年的十二月份,在万物中搜索能够吃的东西,去打猎。然后,带回来做食物。
二、腊八节的习俗
1、祭祀
古代人们为什么要在腊月祭祀呢?是因为,腊月是年岁之终。并且,古代是农耕社会,主要的工作就是劳动生产,到了腊八正好是农闲的时候,人们没什么事情可做。所以,出去打猎用来补充食物,弥补粮食的不足。并且,把打回来的野兽用来祭祀,祈福求寿,避灾迎祥。当然,用我们现代的认知来看,完全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在古代人们的认知有限,用这种方式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一种向往。
2、喝腊八粥
腊八节这天喝腊八粥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过去腊八这天寺院会煮粥来分给穷人吃,被称为“佛粥”。
腊八粥在民间也被称为“七宝五味粥”。并且,我国喝腊八粥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早在宋代的时候,腊八这天会做腊八粥来祭祀祖先和食用。
3、腊八蒜
腊八节这天除了喝腊八粥以外,有些地方还会用醋泡腊八蒜。并且,一些北方地区会用饺子粘泡过蒜的醋,非常美味。
4、腊八冰
腊八节的前一天,过去的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在民间还有“来年成不成,就看腊八冰”的农谚,意思是说,腊八这天早上能够采到冰,说明冷空气正常到来了,来年春天就不会发生倒春寒的天气。相反,如果到了腊八冰层还不是很厚,还很暖和,说明是个暖冬,来年春天发生倒春寒的几率就会增大,对作物生长不利。因此,有了“来年成不成,就看腊八冰”的说法。
5、做腊八豆腐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每个地区的风俗都会有差异,在安徽省黟县人们会在腊月初八或春节前夕晒制豆腐,制作“腊八豆腐”,是该地民间的传统小吃之一。
6、吃腊八面
腊八节不是所有地方都喝腊八粥的,像北方有一些地区,腊八节这天会吃“腊八面”。是专门挑选一些果、蔬做成臊子,拌着手擀面条吃。
7、粘火勺
在北方民间有“腊八天里太冷了,会冻掉下巴”的说法。因此,人们吃一些粘性大的食品把下巴粘住。主要是以糯米和大米为原料,并以煮熟的小豆芝做馅料,软糯香甜,非常美味。
8、煮“五豆”
煮 “五豆”就是用米和五种豆一同煮,其实也是一种腊八粥,可以在腊月初五和腊八当天煮。还要用面捏些“雀儿头”,说是吃了“雀儿头”,麻雀就会头痛,就不会再来祸害庄稼。
9、麦仁饭
吃麦仁饭是西宁腊八节的习俗,会在腊月初七晚上将新碾的麦仁与牛羊肉以及一些佐料同煮,经一夜文火煮熬。
腊八节到了,您那吃腊八粥吗?有哪些习俗呢?期待您的分享!
2、腊八节有哪些风俗
每到腊八节,我国各地风俗就有吃腊八粥、腊八醋、腊八蒜,吃冰、腊八豆腐、腊八面等风俗。在我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腊八节,即每年农历十二月八日,又称为“法宝节”“佛成道节”“成道会”等。本为佛教纪念释迦牟尼佛成道之节日,后逐渐也成为民间节日。每到腊八节,我国各地风俗就有吃腊八粥、腊八醋、腊八蒜,吃冰、腊八豆腐、腊八面等风俗。在我国北方,有 “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之说,过腊八意味着拉开了过年的序幕。
由来
按佛教记载,释迦牟尼成道之前曾修苦行多年,形销骨立,遂发现苦行不是究竟解脱之道,决定放弃苦行。此时遇见一牧女呈献乳糜,食后体力恢复,端坐菩提树下沉思,于十二月八日“成道”。为纪念此事,佛教徒于此日举行法会,以米和果物煮粥供佛。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载:“此月八日,寺院谓之腊八。大刹等寺,俱设五味粥,名曰腊八粥。”自从佛教传入中国,各寺院都用香谷和果实做成粥来赠送给门徒和善男信女们。腊八这天,各寺院举行法会,效法佛陀成道前牧女献乳糜的典故,用香谷和果实等煮粥供佛,名为腊八粥。传说喝了这种粥以后,就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因此,腊八粥也叫“福寿粥”、“福德粥”、和“佛粥”。“腊八”本为佛教节日,后经历代演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民间节日。
相关
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已有与“腊”相关的腊祭的习俗,节期在腊月,具体日期并不固定,该腊祭习俗被后人视作“腊八节”的来源之一。据西汉戴圣所编的《礼记·郊特牲》辑录,腊祭是“岁十二月,合聚万物而索飨之也。”汉应劭《风俗通义》中说:“夏曰嘉平,殷曰清祀,周曰大蜡,汉改为腊。先秦时期,我国一些地方有在腊月祭祀祖先和神灵(包括门神、户神、宅神、灶神、井神)的习俗,祈求丰收和吉祥。腊者,猎也,言田猎取禽兽,以祭祀其先祖也。”还有一种说法,即“腊者,接也;新故交接,故大祭以报功也。”因“腊”与“猎”通假,“猎祭”亦为“腊祭”。因在十二月举行,故称该月为腊月,称腊祭这一天为腊日。汉代之前腊祭的具体日期并不固定,到了汉代才明确了从冬至过后的第三个戍日为“腊日”。腊祭的对象,则是列祖列宗以及五位家神。五位家神指的是“门、户、天窗、灶、行(门内土地)”。不过在这天并不喝腊八粥。
本文关键词:贵州腊八节有哪些风俗,苏州腊八节有哪些风俗,腊八节有哪些风俗幼儿园,徐州腊八节有哪些风俗,全国各地腊八节有哪些风俗。这就是关于《腊八节有哪些风俗,腊八节有哪些风俗图片(你知道腊八节的由来和有哪些习俗吗)》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