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多少度,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多少(如何科学地和女朋友吵架)

关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多少度】,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多少,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如何科学地和女朋友吵架?
  • 2、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多少度: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多少

1、如何科学地和女朋友吵架?

假设你有一个女朋友(即便你觉得这个假设太不现实,后面的内容依然值得看看),你们计划下周末去爬黄山。你负责制作旅行攻略,其中一项是确定带什么衣服去爬山。

你头脑中有如下信息:

1、你们现在在杭州上学,最近气温25度左右

2、你知道黄山和杭州都在北纬30度左右,因此气温相近

3、你估计黄山海拔1000米左右

4、你还粗略记得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会下降5度还是6度

基于以上信息你判定,带一件无绒包外套即可。然后你们就带了这么点衣服去爬山了,结果在山上被冻得半死,因为你不仅低估了黄山的海拔,还没注意到爬山那两天会降温。

不出意料,你被你女朋友骂了,但你很委屈,你觉得你很负责任,基于很多信息——整整四个量化前提!——作出了科学的判断。虽然最后被证明判断错误,但这是不可控的意外,“凡事总有意外”,自己不该为此负责。

你真的尽责了吗?当然不。道理很简单:查一下接下来几天的天气实在太容易了,打开手机看看的事情。

我们作一个简单的区分就能看到问题症结所在:

1、基于你现在拥有的所有证据,你作出这个判断确实是合理的

2、但鉴于这个事情的重要性,以及获取信息的容易程度,你应该尝试获得更多证据,仅仅依据现在这些信息作出判断是不合理的

接下来我们超越这个例子,来谈一下其中涉及的普遍性问题:在作出判断之前,“应该”获得多少证据才算负责任?

你可能会说,要获得“充分的证据”,但什么是“充分”呢?

你可能会说,“充分的证据就是能够确保万无一失的证据”。但,哪有什么万无一失的事情。如果以“万无一失”为标准,我们只能说,反常的、例外的情况总是可能出现的,进一步的证据是无穷无尽的,没个头,因此我们永远不可能尽到应尽的认知责任。——但这显然是荒谬的。

我们只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综合考虑事情的重要性,时间的紧迫性,获取证据的成本,当事人的能力......来判断获得多少证据算是“充分”的。

如果是特别重要的事情,且如果时间允许,我们就要慎之又慎,尽可能获得足够的证据,作出可靠的判断;如果是无关紧要的事情,那么粗略推测下作出判断即可,在琐碎小事上纠结来纠结去是分不清轻重的表现。

我们要防止两个偏见:

1、只要是基于现有证据正确作出了判断就无可指责,如前所述,有可能现有证据非常不充分,我们应该尝试去获得更多证据

2、把“应该获得的证据”等同于“一切相关证据”,如前所述,获取一切相关证据超越了我们的能力范围,事实上也没必要

回到吵架问题。许多吵架的原因都是,一方认为自己已经尽了责任,另一方觉得你做得还不够好。然后就开始争论事情变成这样到底能不能怪自己,这个事情是一开始完全能且应该控制好的,还是说确实可能出现一些难以预防的意外。

如何让这些争吵变得科学呢?防止前面说的两个偏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综合考虑事情的重要性,时间的紧迫性,获取证据的成本,当事人的能力......进而判断当事人是否尽到了责任。

2、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多少度: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多少

简要回答

靠近地面的空气受热多,远离地面的空气受热少。高度每升高1000米,气温约下降6.5℃,被称为温度垂直递减率。

从地理课上我们得知,地球外面有一层大气包围着,那就是大气层。那么,如果我们把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多少?

详细内容

自地面向上,地球大气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层和热层等。在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是被称为对流层顶的过渡层。随纬度和季节的不同,对流层顶距地面的高度一般在8公里到16公里之间。

地球对流层是最接近地球表面的一层大气,集中了约75%的大气的质量和90%以上的水汽质量。对流层由于受到地面森林、湖泊、草原、海滩、山岭等不同地形的影响,受日光照射而引起的气温的变化,因而造成垂直方向和水平方向的风,即空气发生大量的对流现象,故称为对流层。

其下界与地面相接,上界高度随地理纬度和季节而变化,它的高度因纬度而不同,在低纬度地区平均高度为17~18千米,在中纬度地区平均为10~12千米,极地平均为8~9千米。 例如:我国北京地区,对流层的高度约为11千米,广州地区对流层的高度增加到约16千米,而在东北地区则下降到10千米。并且夏季高于冬季。甚至同一地区同一天,对流层的高度也会随早、中、晚的变化而变化。

对流层从地球表面开始向高空伸展,直至对流层顶,即平流层的起点为止。在高纬度的地区,因为地表的摩擦力会影响气流,形成了一个平均厚2千米的行星边界层。这一层的形成主要依靠地形而有所不同,而且亦会被逆流层的分隔而与对流层的其他部分分开。

这一层由于是大气的最下层,密度最大,所包含的空气质量几乎占整个大气质量的75%。在对流层里空气可以有上下的流动,雷雨、浓雾、风切变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正因对流层是大气层中湍流最多的一层,喷射客机大多会飞越此层顶部(即对流层顶)用以避开影响飞行安全的气流。

本文关键词: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海拔上升1000米温度,海拔每升1000米气温下降多少度,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多少,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多少度。这就是关于《海拔每升高1000米气温下降多少度,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多少(如何科学地和女朋友吵架)》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52059/
1
上一篇 西红柿打卤面怎么做,家常西红柿打卤面怎么做(百吃不厌的西红柿打卤面)
下一篇 英文翻中文扫一扫,微信如何中翻英(手机在线拍照翻译英语)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