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七夕节的民俗活动】,七夕节有什么民俗活动,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除了秀恩爱,七夕节还有以下传统民俗活动,大部分人可能都不知道
- 2、七夕节的民俗活动:七夕节有什么民俗活动,七夕节怎么过的有意义
1、除了秀恩爱,七夕节还有以下传统民俗活动,大部分人可能都不知道
今日人间七月七,天上牛郎会织女。
今天是农历的七月初七,一年一度的七夕节正式到来。在中国的民间传说中,七夕节是天上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日子,所以现在又将七月七日称作中国版的情人节。当然在民间还有七巧日、乞巧节和女儿节等叫法,是传统的民间节日。
七夕节是怎么来的?
大多数人都听说过牛郎织女的故事,认为七夕节是从牛郎织女7月7日鹊桥相会的神话故事中衍生出来的,但实际上并非如此。
在古时候,七夕节是从自然天象崇拜过程中衍生出来的,在传统意义上叫做七姐诞。在7月7日这天晚上举行祭拜七姐的活动,所以被称作七夕。因为在古人的星宿崇拜文化中,天上的星星与地理区域相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在天文上叫分星,在地理上叫分野。
在《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粤(越)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也就是说,牛郎织女星座在地理上对应的分野之地位于粤(越)地。而在《诗经·大东》记载:“跤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服章,睨彼牵牛,不认服箱。”说明当时已经有关于在七月七日祭祀牵牛星和织女星的传统了,但此时还没有引申到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桥段。
到了西汉时期,七夕节开始普及,到了宋朝达到顶峰。古代七夕节是女孩的专属节日,所以又叫做女儿节。至于现代人将其当做中国版的情人节,完全是最近十几年的事。因为在我国传统节日中,本身并没有情人节的概念,它是西方舶来品。
但是洋节凶猛,连带着中国版“洋节”也赶上了一波热潮。现在,大部分人已经将七夕节当做情人节再过,过节的人群也趋向于年轻化。传统的七月七节日文化,已经无人问津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作为一个中国人,止茶君认为,洋节虽好,但我国传统节日同样不能遗忘。对于哪些老祖宗流传下来的传统节日习俗,更不能忘记。
七夕节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七夕节作为我国第一批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几千年的渊源流传,使其具有极其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众多的传统习俗,包括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喜蛛应巧和乞求姻缘等十数项,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接下来,止茶君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其中主要的几个习俗。
1.穿针乞巧
所谓穿针乞巧,是七夕节最古老的一种民俗娱乐活动,带有一定比赛意味。女孩子通过比赛穿针,结彩线穿七孔针,谁穿的又快又好,那她乞到的巧就最多,就算赢了。输了的人要准备礼物送给赢的人(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出自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
这种民俗活动在汉朝时已经非常盛行,达到了“人具习之”的地步。到了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宗谋的《荆楚岁时记》中,有关于七夕穿针乞巧的详细记载:“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
而在南北朝末期顾野王所编的《舆地志》中,齐武帝甚至专门盖了一栋楼,给宫里的女人登楼穿针,谓之曰“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
2.喜蛛应巧
喜蛛应巧相对于穿针乞巧,出现的时间要晚一些,根据现有历史文献记载,大致出自于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宗谋的《荆楚岁时记》中,有关于喜蛛应巧的记载:“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这里的喜子就是蜘蛛,过去蜘蛛的民间别称就是喜蛛,叫做喜从天降。
在历史上,历朝历代对于验巧的方式方法并不相同,各有各的特色。在喜蛛应巧习俗刚出现的时候,大多是看有没有蛛网。而到了隋唐时期,则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主要看蛛网的稀密程度,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记载:“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
两宋时期是我国传统文化发展鼎盛阶段,七夕节的传统习俗也得到了极大发展。此时的喜蛛应巧习俗以看蛛网的圆正为准,根据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的记载,“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
但是,南宋灭亡以后,中国传统文化出现了很长时间的低谷和断崖,到明清时代,喜蛛应巧习俗又重新恢复到唐朝时期的标准,以蛛网的稀密程度为准。
3.祭拜七姐
在福建闽南、浙江温岭、台湾和广州等地区,有七月七拜七姐的传统习俗。当然,各地的叫法略有差异,广东叫做“拜七姐”,闽台地区和浙江温岭一带叫“拜七娘妈”。古时候年轻女子在七月七这天,向“七姐”或“七娘妈”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
另外,在闽台地区,民间通过祭拜“七娘妈”来保佑孩子身体健康,茁壮成长。每到七月初七,人们三五成群到七娘妈庙供奉花果、脂粉、牲礼等,希望得到七娘妈的庇护。
在浙江温岭一带,有为16岁以下儿童于七夕节之日向七娘妈祈福的传统民间活动。至于为什么会在浙江温岭出现与闽台相近的习俗,这是因为温岭石塘一带居民,很多都是三百多年前从闽南迁徙而来的先民后代。所以,闽南七夕拜“七娘妈”的传统习俗也一并传播过来。
4.晒书晒衣
农历七月七日,正值盛夏,天气温度高,雨水少,最适合将书籍衣物拿出来晾晒,可以避免蛀虫和发霉。所以,在古代,七夕节还有晒衣晒书的传统习俗。
相传七月七日是龙王的“晒鳞日”,天门洞开,阳光强烈,民间沾龙王爷的光,将家中棉服衣物和藏书悉数拿出来暴晒。东汉崔实《四民月令》记载:“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说的就是七夕晒书晒衣的事情。
到了宋朝时期,文化昌盛,读书人最喜欢晒书。宋蔡绦《铁围山丛谈》卷一记载:“秘书省岁曝书则有会,号曰曝书会,侍从皆集,以爵为位叙。”这说明,宋朝官方秘书省专门组织曝书会,时间一般定在七月初三、初五和初七三天。可以想见,当时的规模一定蔚为壮观。
当然,除了上述传统习俗以外,七夕节还有结扎巧姑、玩磨喝乐、姑娘洗发、结红头绳、净水视影、听悄悄话、七夕观星、染指甲、拜床母、拜魁星、拜牛郎、迎仙拜神、七巧贡案、为牛庆生、储七夕水、游七姐水、种生求子、乞求姻缘、兰夜斗巧、香桥会和接露水等十数种民俗活动。
所以说,中国传统节日七夕节可不单单只有情人节这一个习俗,虽然很多传统习俗已经慢慢退出历史舞台,但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还是应该有所了解。毕竟,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传承下去,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责任和义务。
2、七夕节的民俗活动:七夕节有什么民俗活动,七夕节怎么过的有意义
说到情人节,大家应该都是中国的情人节是七夕,那么七夕节有什么民俗活动?
操作方法
七夕节定在七月初七的原因
之所以将七夕节定在七月初七,流传下来的说法有下面这几种:
说法一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传说,规定两人每年只能在七月七日这天鹊桥相会。
说法二
关于乞巧的记载。据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
说法三
“七”与“期”同音,月和日均是“七”,给人以时间感。在民间表现在时间上阶段性,在计算时间时往往以“七七”为终局。
说法四
“七”又与“吉”谐音,“七七”又有双吉之意,是个吉利的日子。
说法五
“七”与“妻”同音,于是七夕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与女人相关的节日。同时七夕节也被称之为“女儿节”。
七夕是中国传统节日吗
是传统节日。
农历七月初七是七夕节,又名乞巧节、七巧节或七姐诞,始于汉朝,是流行于中国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其起源于对自然的崇拜及妇女穿针乞巧,后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传说使其成为象征爱情的节日。
七夕节有什么民俗活动
七夕节的风俗习惯有很多,比较流传的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兰夜斗巧,种生求子,为牛庆生,晒书晒衣,供奉磨喝乐,拜织女,拜魁星,染指甲,七姐诞等。
穿针乞巧
穿针乞巧是七夕节最早的活动,相传农历七月七日夜妇女在庭院向织女星乞求智巧,故称为“乞巧”。这种方式始于汉代,后流传于世。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供奉磨喝乐
磨喝乐是旧时民间七夕节的儿童玩物,即小泥偶,其形象多为传荷叶半臂衣裙,手持荷叶。每年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及马行街内,皆卖磨喝乐,乃小塑土偶耳”。
制作的材料则有以象牙雕镂或用龙延佛手香雕成的,磨喝乐的装扮,更是极尽精巧之能事,有以彩绘木雕为栏座,或用红砂碧笼当罩子,手中所持的玩具也多以金玉宝石来装饰,一对磨喝乐的造价往往高达数千钱。
看牛郎织女星
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融入乞巧节,民间姑娘信以为真,于是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在牛郎织女“鹊桥会”时,姑娘们就会来到花前月下,抬头仰望星空,寻找银河两边的牛郎星和织女星,希望能看到他们一年一度的相会,乞求上天让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心灵手巧,祈祷自己也能有个称心如意的美满婚姻。并有说法在葡萄架旁边可以听到牛郎织女对话。
七夕节怎么过的有意义
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在一起
幸福是件很简单的事。七夕最浪漫的事不是去哪里、送什么,而是两个人在一起互道一声我爱你。
带“Ta”回家见家长
一起回家吧。带“Ta”到你家,共同翻看你过去的相片,聊聊彼此的过去,一起去菜市场买菜,自己动手做一桌好菜。如果家长也在,就大胆的把“Ta”介绍给你的父母,得到家长的祝福你们才会幸福。
站在湖畔许你地老天荒
站在湖畔边时间一下就静止了。带一个精致的酒瓶去海埂,里面装上你们的祝福,把他扔进“海”里;或者在大坝点一盏孔明灯,放飞你们的梦想;还可以一起坐在大坝边放烟火;再或者也可以开车去海埂公园看汽车电影。
去泡温泉感受自然
感受自然,享受生活。呼吸新鲜空气,换上一颗安宁的心,和“Ta”一起感受自然,感受浸润在空气中的爱意。
用一种高度说爱你
在山上俯瞰夜幕下的美景。提前一天的傍晚上,吃农家乐在旅社住一晚,晚上一起数星星第二天早起看日出。站在山顶上俯瞰城你一定会忍不住大喊的吧。喊些什么呢?比如:我爱你……
一起去旅行
到处走走看看,你在我身边就是世上最美的风景。
以爱之名玩泥巴
在文化巷感受的别致生活。看过人鬼情未了吗?去陶吧cos一下经典的电影情节,从背后握住她的手做个容器装下你们的爱情。或是塑两个泥人,一个是你,一个是“Ta”,再将它们打碎,用水调和。从此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永不分离。
看一场最美的电影
两杯可乐,一份爆米花,牵着“Ta”的手,坐在情侣卡座上看新上映的电影。和你在一起再长的电影坐到散场也不嫌长,和你在一起就是最美的电影。
我只唱歌给你听
我想唱一首歌给我们祝福。这一年因为各种原因和这样那样的人去过无数次KTV,这一次就一个小包,就我们两人,买上一堆零食,开一个只属于我们两人的专场演唱会。这一天我只唱歌给你听。
大声说出我爱你
我爱你。在这样一个日子里,说几遍“三字经”都不会嫌多。如果你们已经在一起,别发短信,别吝啬话费,直接打电话告诉“Ta”;如果你是要跟“Ta”表白,无论“Ta”接受与否,都是一件浪漫的事。
送ta一份有意义的礼物
在七夕节这天,可以准备一件特殊的礼物,送给心爱的ta,让ta感受到你的心意,也为这个节日增添浪漫气息。
本文关键词:七夕节都有什么民俗活动,七夕的民俗活动有,七夕节的民俗活动有哪些呀,七夕节有什么民俗活动吗,七夕节有什么民俗活动,七夕节怎么过的有意义。这就是关于《七夕节的民俗活动,七夕节有什么民俗活动(七夕节还有以下传统民俗活动)》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