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火烧圆明园是哪一年】,火烧圆明园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圆明园不是被一把火就烧光了?1860年10月13日圆明园被掠
- 2、火烧圆明园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
1、圆明园不是被一把火就烧光了?1860年10月13日圆明园被掠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圆明园并不是被一把火就烧光了?1860年10月13日:第二次鸦片战争英国和法国军队占领北京,大掠圆明园。
很多人对圆明园不了解,不知道它的来龙去脉,萨沙就系统的说一说。
简而言之,圆明园是清代皇帝建造的一座江南式样的行宫,还融合了欧洲的风情。
圆明园位于北京城的西北方,这里有大片的水泊,树木都很茂盛。
自从辽国时期,这里就开始修建一些行宫,只是规模有限。
明代这里开始有了一定规模的豪宅区,主要都是皇亲国戚的私人住宅。
清代康熙帝曾经6次南巡,对于江南的景色特别喜爱。而江南景色之所以美,其中重要原因是有水。
回到北京以后,康熙决定在圆明园附近修建江南风格的行宫。
为什么选择圆明园这里修建?这里有水,有很多湖泊和河流。
整个康熙时代,圆明园都在施工。
在圆明园修建期间,康熙利用明代神宗的外祖父修建的“清华园”遗址,修建了畅春园。
畅春园也是模仿江南水乡修建的,康熙对他极为喜爱,每年有一半时间在这里居住。
由于非常喜爱畅春园,康熙将它赐给四皇子,也就是雍正居住,占地高达千亩。
由此可见,康熙对于雍正的重视。
雍正去世以后,乾隆继位。
这个诗人皇帝处处以汉文化继承者自居,对江南景色到了痴狂的地步。
他登基第二年就移居圆明园,开始了对圆明园的大规模扩建,不惜血本。
到了1744年,前后花费了7年时间,修建了“圆明园四十景”。
包括取自杭州的“西湖十景”、取自庐山的西峰秀色、取自海宁安澜园的四宜书屋、取自南京瞻园的茹园、取自苏州狮子林的狮子林、取自杭州汪氏庄园的小有天园等。
尤其需要说明的是,在1772年,乾隆命令传教士郎世宁,设计和建造了西洋楼建筑群。
由此,圆明园中出现了全中国唯一的巴洛克风格宫殿建筑群。
清朝后来的皇帝,大多不喜欢死气沉沉的紫禁城,而很喜欢景色秀丽的圆明园。
一说紫禁城历年来有了很多冤死鬼,包括被害死的上到皇帝,下到太监,以及各种自杀的人。
紫禁城的阴气很重,体弱多病者住在这里很危险,搞不好就会死掉。
所以,这些皇帝大部分时间都在圆明园,也在这里处理政务。
以节俭而著名的道光皇帝,为节省开销,下令撤了万寿山清漪园、玉泉山静明园、香山静宜园的陈设,取消了热河避暑山庄的避暑与木兰围场的秋猎。
有意思的是,即便是道光也很喜欢圆明园,不断出资修建。
只是从咸丰开始,满清经济陷入困境,只能对圆明园进行维护,已经无力新建了。
圆明园第一次的危机,就是1860年英法联军的一把火。
当时英法联军烧掉圆明园,主要是三个目的。
第一, 威逼咸丰皇帝屈服。
这次可以烧你的行宫圆明园,下次就烧紫禁城,看你服不服。
其实,当时英法联军孤军深入中国腹地作战,军粮和基本物资补给都非常困难,根本无法打持久战。
他们只能威逼咸丰皇帝赶快屈服,用一些破坏性的手段,直接威胁皇帝本人。
第二, 借机掠夺一番。
英法联军来中国是打仗不是做慈善,当然要捞好处。
此次从圆明园抢走的皇帝老子的财物,至少价值600万英镑之多。
抢劫战利品不太好看,就干脆放上一把火,掩盖掠夺的痕迹。
第三, 赤裸裸的报复。
之前满清胡来,抓捕了巴夏礼使团39人,将其中差不多一半人折磨致死致残。
所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此举犯了众怒。
英国人认为这是对大英帝国的侮辱,必须给予报复,就烧掉皇帝的行宫。
很多人认为这一把火烧光了圆明园,并不是这样。
圆明园太大,周长10余公里,一把火是烧不光的。
残存的建筑物还有很多,同治皇帝曾计划修复圆明园,作为慈安和慈禧太后养老的住所。
满清财政极度困难,修建了11个月后就被迫停工。
即便如此,圆明园仍然保留大量的名贵花木、山水叠石,仍然属于皇帝行宫。
光绪和慈禧也多次来到这里游玩散心,普通老百姓和官员是不能进入的。
缺乏维修资金,圆明园逐步荒废,建筑物也年久失修,一些已经开始倒塌。
1900年八国联军攻入北京,圆明园被彻底破坏。
陈设被洗劫、古树被砍伐、甚至年建筑物也被拆毁,石料和木料被搬走。
目前有两种观点,一说这是八国联军干的,但缺乏足够的资料,一说这是周边的贫民、地痞流氓甚至太监大臣,监守自盗的结果。慈禧已经跑路,圆明园驻守的卫兵和太监大多逃散,很多人来浑水摸鱼。
一般认为,至少砍伐古树和拆卸建筑物获取材料,肯定是周边贫民干的。
八国联军要这些材料有什么用处?人家需要的是黄金白银和文物。
这次打击以后,圆明园逐步成为一片废墟。
清朝灭亡以后,连废墟里面残存的石料也陆续被洗劫,一些则被政府搬走以保留下来。比如长春园门铜麒麟、安佑宫丹陛石、水木明瑟碑先后于1910年至1937年被移往颐和园;
安佑宫华表、石麒麟、西洋楼线法桥和翻尾石鱼、梅石碑、莳花碑、文源阁碑被分别移至燕京大学和北京图书馆旧馆;
兰亭八柱碑、远瀛观石栏杆和“青莲朵”等珍贵太湖石于1915年移往中山公园;
长春园大东门石狮子及基座移至正阳门和新华门。
到了日本占领时期以及建国后,圆明园逐步被工厂和生产队占用,几乎全毁。
直到1976年,海淀区设立了圆明园管理处,圆明园遗址开始得到有效保护。
其实,清代的老百姓,对于圆明园的毁坏是无动于衷的。
圆明园是皇帝的私家花园和行宫,同老百姓没有半毛钱关系。
试问,今天王思聪家的私人花园被一把火烧了,你会痛心疾首吗?当然是不会了。
甚至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期间,周边民众还来趁火打劫,夺取洋人抢剩下的财物甚至建筑材料。
今天很多人把火烧圆明园当做国耻?至少清代老百姓不会这么认为。
为什么呢?
国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国。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2、火烧圆明园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
火烧圆明园是在1860年10月18日到1860年10月21日这一时间段发生的。火烧圆明园在狭义上指焚烧圆明园,广义概念焚烧范围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园等,其焚毁的范围及程度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
火烧圆明园是在1860年10月18日到1860年10月21日这一时间段发生的。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当时,僧格林沁、瑞麟残部在城北一带稍事抵抗,即行逃散。法军先行,于当天下午经海淀,傍晚即闯至圆明园大宫门。此时,在出入贤良门内,有二十余名圆明园技勇太监同敌人接仗。“遇难不恐,奋力直前”,但终因寡不敌众,圆明园技勇“八品首领”任亮等人以身殉职。至晚7时,法侵略军攻占了圆明园。管园大臣文丰投福海而死。
10月7日,英法侵华头目闯进圆明园后,立即“协派英法委员各三人合议分派园内之珍物。”法军司令孟托邦当天即函告法外务大臣:“予命法国委员注意,先取在艺术及考古上最有价值之物品。予行将以法国极罕见之物由阁下以奉献皇帝陛下(拿破仑三世),而藏之于法国博物院。”英国司令格兰特也立刻“派军官竭力收集应属于英国人之物件。”法英侵略军入园的第二天就不再能抵抗物品的诱惑力,军官和士兵们都成群打伙冲上前去抢劫园中的金银财宝和文化艺术珍品。
紧接着,破坏开始了。48小时里,圆明园成了一场“有组织劫掠”的目标。士兵们砸碎花瓶和镜子,撕下画幅和卷轴,他们破开仓库抢夺丝绸,并用这些珍贵的织品包扎马匹;他们裹上皇后的凤袍,口袋里装满红宝石、蓝宝石、珍珠和水晶。鲁西记载道:“两天内,我拿到了价值3000万法郎的丝绸、珠宝、瓷器、铜器和雕塑” ,这是一场令人错愕而迷幻的狂欢,“就像是吸食大麻者的幻觉”。据参与的目击过劫掠现场的英法军官、牧师、记者描述:军官和士兵,英国人和法国人,为了攫取财宝,从四面八方涌进圆明园,纵情肆意,予取予夺,手忙脚乱,纷纭万状。他们为了抢夺财宝,互相殴打,甚至发生过械斗。
最后,在10月18日,英军指挥官、八世额尔金伯爵詹姆斯·卜鲁斯(James Bruce,他是恶名昭著的古希腊石雕收集者七世额尔金伯爵之子)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火烧圆明园在狭义上指焚烧圆明园,广义概念焚烧范围不仅只是圆明园一处,而是京西的皇家三山五园等,其焚毁的范围及程度远远比圆明园大得多。圆明园文物被掠夺的数量粗略统计约有150万件,上至中国先秦时期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现仅存建筑遗址,并建立圆明园遗址公园。
本文关键词:火烧圆明园是谁烧的,火烧圆明园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八国联军侵略中国,圆明园被毁前照片吓死人,圆明园是不是八国联军烧的,火烧圆明园是八国联军还是英法联军。这就是关于《火烧圆明园是哪一年,火烧圆明园是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1860年10月13日圆明园被掠)》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