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有剧毒的海螺(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

关于【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有剧毒的海螺,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比眼镜蛇毒还强80倍剧毒,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
  • 2、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

1、比眼镜蛇毒还强80倍剧毒,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

1793年6月15日,乔治温哥华上尉在北太平洋环球旅行中记录到了一个案例,5名船员在采购了当地收获的贻贝作为早餐,结果严重中毒,上尉目睹了当时中毒船员的痛苦状,不过幸好只有一名船员死亡,温哥华上尉将这个产地的贻贝标记为有毒!

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有剧毒的海螺(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

此后这种情况在全球多地出现,都是食用平时一直在吃的贻贝,牡蛎或者扇贝之后中毒,症状几乎就一样,这就出现了一个很诡异的现象,这些中毒的海鲜比如贻贝并不是有毒的品种,而是在某个时间段里成了剧毒物,只要食用数量足够多,死亡率极高!

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有剧毒的海螺(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

这个谜团一直困扰着水产界,直到1928年才有了初步的解释,Meyer在贝类中毒的案例中发现了一个共同点,死者生前食用的贝类海域有涡鞭毛藻爆发,因此他在病理报告中怀疑这些贝类可能是受到了涡鞭毛藻的污染,并且他还做了一个实验,给贝类喂食涡鞭毛藻,结果发现这些贝类也具有了毒性!

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有剧毒的海螺(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

麻痹性贝毒到底有多厉害?

1957年科学家在石房蛤中分离到了这种毒素,它被称为PSP(萨克毒素),或者麻痹性贝中毒,它的症状和河豚毒素非常相似,临床上非常难区分,症状一般会在食用有毒贝类30-60分钟内产生,偶尔也有3小时或者更长时间的案例。

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有剧毒的海螺(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

早期症状是面部、嘴唇和舌头感觉异常,随后是手臂和腿部感觉异常,再是头昏眼花和浮空感,恶心呕吐和严重腹泻,严重的则是弛缓性麻痹,最后导致呼吸衰竭死亡。

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有剧毒的海螺(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

2017年6月8日,福建漳州漳浦县的村民麻痹贝毒中毒

一般情况下死亡率仅为6%,但严重中毒者高达44%,儿童死亡率则更高!一般局限在双壳类软体动物中,这些贝壳是滤食性动物,大量涡鞭毛藻的水域被这些贝类过滤后,毒素不会在贝类中代谢,而是会逐渐累积,最终人类食用导致中毒!

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有剧毒的海螺(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

它的毒素直接作用于神经系统,阻断神经细胞膜中的钠通道而引起麻痹,它的效力是吗啡的50倍,毒性是眼镜蛇毒的80倍,被称为“已知最毒有机化合物”的剧毒物,并且还有一个坏消息是这种毒素是热稳定的,无论是炖煮还是腌制或者冷冻或者晒干(贻贝晒干后一般被称为淡菜)都不会使它毒性降低,还有个更坏的消息是这种毒素没有解毒剂!

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有剧毒的海螺(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

麻痹性贝毒种类与结构

人类跨越自然界限,麻痹性贝毒案例快速增加

从几百年前有正式记载以来,这种事件都是孤立与零零散散,但近半个多世纪以来麻痹性贝类中毒案例正在快速上升,而且还有一个可怕的事实正在发生,过去这些案例都发生在北纬30°以南和南纬30°以下的冷温带水域。

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有剧毒的海螺(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

但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热带和亚热带水域爆发越来越频繁,危地马拉,萨尔瓦多,墨西哥,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和所罗门群岛等均报告了病例。

赤潮是麻痹性贝毒扩散的最大载体

赤潮是海洋水体中的浮游植物、原生动物和菌类在一定条件下突然爆发性增殖所致,引起大范围内水体变色,赤潮并不是红色,还有黄色或者绿色和褐色!

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有剧毒的海螺(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

能引起赤潮的生物有260多种,其中有78种能产生贝毒素,其中就有产生麻痹性贝毒的藻类,还有腹泻性贝毒、神经性贝毒、记忆丧失性贝毒和雪卡毒素等,当然最严重的的是麻痹性贝毒,几乎就成了赤潮后大规模中毒的主要原因。

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有剧毒的海螺(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

赤潮爆发正在快速上升

赤潮爆发有一个要求,海水富营养化才能让藻类大量繁殖,但近半个多时间以来,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大,大量富营养水直接排入海洋,比如养猪场的粪水甚至城市生活污水等,使得海水营养进程加速,赤潮爆发频率和规模更是大增,1980年代以前,赤潮一般发生在工业发达国家的近海!

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有剧毒的海螺(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

比如日本濑户内海,1955年前仅发生40次,到1976年时达到了326次,而进入八十年代后不仅发达地区国家,而且发展中国家比如中国和巴西以及东南亚和南美等沿海频繁发生。

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有剧毒的海螺(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

1990年联合国将赤潮列为世界三大近海污染问题之一,国际海洋考察理事会在1992年起草的报告中建议加强全球范围内赤潮的监测与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组织赤潮研究专家小组,制定赤潮研究计划!

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有剧毒的海螺(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

我国则在1985年成立“南海赤潮”中心,1990年成立了ICO/SCOR有害赤潮专家组中国委员会!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赤潮也在爆发性增长,70年代以前仅有两次记录,但八十年已经有几十次之多,1989年渤海发生赤潮,对虾和贝类损失数亿元人民币,1998三四月份在珠江口发生持续30多天的赤潮,大批养殖的贝类和鱼类死亡,经济损失难以估量。

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有剧毒的海螺(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赤潮有增无减,长江口与浙江沿海近海也成为了赤潮高发区域,最长的一次延续了35天,累积面积超过1万平方公里,并且很麻烦的是有毒藻类比例也在增加。

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有剧毒的海螺(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

每年4-10月都是东南赤潮高发时间段,也是麻痹性贝毒中毒频发的季节,但无论是有毒赤潮还是无毒赤潮,它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因为赤潮发生会导致海洋水体缺氧,大量鱼类死亡,对渔业生产的影响是极大的!

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有剧毒的海螺(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

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有剧毒的海螺(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

赤潮次数正在爆发性增长

而人类肆无忌惮的活动却正在砸了自己的饭碗,因为有毒赤潮会让水产无法食用,而无毒赤潮则会让大量鱼类死亡,这是一个黑色玩笑,但对象却是人类现在和未来庞大的蛋白质来源海洋!未来会如何无法预估,但现在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寒冬凛冽的狂风!

2、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

鸡心螺

鸡心螺是因为长得像鸡心而得名,研究表明,一只鸡心螺的毒液,足以毒死10名成年人,虽然鸡心螺的体型很小,体内的毒素并不多,但是毒性超强,被称为世界上最毒的海螺。

我们知道水母有毒,但是海螺这种生物都有毒,甚至鸡心螺的毒性还是世界上最毒的十种动物之一,堪比箱水母的存在,据说只要碰到了,就没有活口,不过还好鸡心螺的运动速度非常缓慢,不然海洋中的生物恐怕都要遭殃了,毕竟这可是被称为世界上最毒的海螺。

鸡心螺是一种常见于赤道海域珊瑚礁附近的海螺,最大的个体可以长到23厘米左右,但是谁都没法想到这看起来人畜无害的生物其实是含有剧毒的,而而且还是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要比黄金眼镜蛇更加剧毒的生物。

鸡心螺是因为长得像鸡心而得名,鸡心螺大概有500多种,每一种都拥有这剧毒。在鸡心螺的尖端部分隐藏着一个很小的开口,里面就是毒牙,可以射出毒液。根据研究表明,一只鸡心螺的毒液,足以毒死10名成年人,虽然鸡心螺的体型很小,体内的毒素并不多,但是这毒性简直太强了。

关键还在于鸡心螺的毒液基本没有解药,因为毒液是由200余种化合物混合而成,而且每一种鸡心螺的毒性组成都不一样,所以一旦中了鸡心螺的毒,这条命基本就没了。在海边的人一定要小心鸡心螺,之前就有报道说有人在海边玩,中了鸡心螺的毒去世的,所以千万不要看着海边的海螺就随便捡着玩。这种毒素同时还含有镇痛成分,可以使猎物动弹不得和死亡之前变得非常平静。还有一些鸡心螺含有河豚毒素,与河豚鱼体内的神经瘫痪毒素相同,这种毒素在河豚和蓝环章鱼的体内都有。鸡心螺表面艳丽的颜色和色块儿的模式很容易吸引那些好奇心强的人将它们拾起,而悲剧就恰恰因此发生了。至今已有30多起由于鸡心螺毒液致死的事件记录。

鸡心螺在捕猎的时候,会把身体埋伏在沙子里,仅将长长的鼻子暴露在外面。这样不但能够获取氧气,还可以监视猎物的动静。它的尖端部分隐藏着一个很小的开口,可以从这里射出来一支毒针,,科学名字叫“鱼叉”足以使受伤者一命呜呼。鸡心螺具有灵活的“皮下注射器”,连接着体内装有毒素的囊,可以在几秒钟之内,迅速将毒素注射到猎物体内。

本文关键词: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海螺,毒性最强的海螺,世界十大毒螺,有剧毒的海螺,世界十大最毒海螺。这就是关于《世界上最毒的海螺是什么,有剧毒的海螺(为何突然出现在吃了几十年的海鲜里)》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50453/
1
上一篇 环太平洋机甲怎么画,环太平洋2机甲怎么画(实地探访扎根拉美24年的首钢秘铁)
下一篇 王者荣耀貂蝉打法技巧攻略,王者荣耀貂蝉荣耀典藏去布料(无CD般的貂蝉高阶打法技巧)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