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为什么青蛙归属到益虫】,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为什么青蛙归属到益虫
- 2、农田里为什么有那么多害虫?
1、为什么青蛙归属到益虫
古人用“虫”来统称一切动物(包括人类),又将“虫”分为五类:羽虫(鸟类)、毛虫(兽类)、鳞虫(鱼类、蛇类)、介虫(龟类、鳄类)、倮虫(人类、蛙类、蚯蚓)。青蛙属于倮虫,因能捕食大量田间害虫,对人类有益,故称为“益虫”。
青蛙(Frog)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的两栖类动物,成体无尾,卵产于水中,体外受精,孵化成蝌蚪,用鳃呼吸,经过变异,成体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
据有人统计,一只青蛙一昼夜可捕虫70多只,一年若以七八个月计算,则可捕虫15000多只。而且它捕的多是果花虫、蝗虫、螟虫、稻飞虱、浮尘子、象鼻虫、天牛、蝼蛄等有害于庄稼和果树的害虫。用青蛙消灭害虫,既不花钱,不出力,又不污染环境。
青蛙不但是保护农作物的功臣,而且对仿生学研究提供了很有意义的启示。科学家模仿了青蛙眼睛的构造,制成了“电子蛙眼”,可以遥控高空中的飞机,地上指挥员也可凭此来指挥飞机的升降。
2、农田里为什么有那么多害虫?
农田里为什么有那么多害虫?
蒋高明
本文摘自《乡村振兴:选择与实践》,蒋高明著,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9
农田里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害虫?这是人类破坏生态平衡造成的直接后果。对于这个问题,科学网网友康秀峰的文章分析得非常有道理。他以水稻田为例说明,认为目前病虫害如此之多的根源在于:一是私有化分田单干后,原人民公社植保人员解散了,无人去进行植保;二是大量捕捉青蛙,稻田不再养鱼,大量捕捉蛇类、鸟类使生物链中断;三是农村健壮劳力因为无收入被逼外出打工以养家糊口,年老体弱的父辈袓辈在家种田。所以,春忙翻田时既无力割青以肥田,也无体力挑有机肥到田里。栽禾插秧后本来一转青就要耘田,现无力耘田只能花钱买除草剂除草;四是田内既施放除草剂,还要隔三差五喷施农药,故而稻田内鱼不能放养了,青蛙、鸟类、鱼和其他益虫全给毒死或到它处生存,失去天敌控制后虫害频发。虫害多了必然要再花钱买农药,这就给农药、除草剂、化肥生产企业带来了巨大利润。这里,笔者从生态学的原理以及自己的实践出发,再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第一,害虫在农药、转基因等技术面前,是越治越多的。在山东农村,农民最切身的体会就是,他们打了那么多的农药,虫子照样泛滥。药越用越毒,虫越治越多。自2006年起,笔者带领自己的研究团队,开展生态农业试验示范研究。我们全面停止了农药、除草剂、化肥、农膜、添加剂,不使用转基因技术,验证生态学在维持农业产量、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在山东弘毅生态农场,由于采取严格的农田生态保护措施,农场的生物多样性大大提高。短短4个年头,生态学的强大威力就显现了出来:燕子、蜻蜓、青蛙、蚯蚓等小动物都回来了;这里的蔬菜、水果再不用担心受到昆虫危害;黄瓜、西红柿、芹菜、茄子、大葱等蔬菜接近常规产量;过去严重影响玉米成苗的地老虎成虫已被脉冲诱虫灯制服了,最多的时候,每只灯每晚可捕获各种害虫达9斤。
第二,农药贩子和转基因研发者不希望看到我们的成果。当我将我们的做法跟一个农药贩子讲时,他非常烦躁,并反复讲,他们的农药如何有效,并如何没有毒副作用。在这个问题上,转基因鼓吹者同样不希望看到用生态平衡的办法解决他们认为是大问题的问题,因为他们将收不到专利费,卖不动他们的专用除草剂和专用农药。
这就是关于《为什么青蛙归属到益虫,农田里为什么有那么多害虫》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