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诉求是什么意思,五大诉求是什么(容易误用的3个词——述求·诉求·夙求)

关于【诉求是什么意思】,五大诉求是什么,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诉求是什么意思:五大诉求是什么
  • 2、容易误用的3个词——述求·诉求·夙求(之一)

1、诉求是什么意思:五大诉求是什么

简要回答

五大诉求内容如下:1、支持香港特区政府和警队严正执法;2、在社会秩序恢复之前暂停批准一切公众游行集会活动;3、劝止学生参与违法活动;4、严惩暴力和骚乱的违法行为;5、严惩政府任何传媒透过发放失实报道及混淆视听。

五大诉求源于去年的香港暴乱期间产生,看过新闻和网上报道的人,应该都是有了解过的,下面给大家来介绍一下五大诉求的具体内容。

详细内容

坚决支持香港特区政府和警队严正执法,制止一切违法、欺凌、破坏及暴乱行为。

要求香港特区政府在社会秩序恢复之前暂停批准一切公众游行集会活动。

督促家长、大中小学校长及老师尽力劝止学生参与违法活动。

要求执法部门严惩一切资助、教唆及协助暴力和骚乱的违法行为。

要求香港特区政府严惩任何传媒透过发放失实报道及混淆视听、纵容和美化非法行为和暴力、鼓吹民众扰乱社会秩序、阻碍警方执法。

2、容易误用的3个词——述求·诉求·夙求(之一)

夙求:原本的、旧有的追求。夙:一向的,原来的,素有的,旧有的。

二、3个词的区别。

这是现在时常使用的3个词。“诉求”一词是权威工具书里收进的新词,而“述求”和“夙求”两个词,工具书里均不见“身影”。这里作一试解。

“诉求”多般用于对某种道德、动机、认同的理念的表达,或是说服受众应该去做某件事的理由。带有政治性、思想性、官场性。书面语与俗语均用。“述求”也是近几年出现的新词,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都有广泛使用,并且往往错用。带有情感性、说理性、解释性、请求性。书面语与俗语也不时出现。“夙求”则是书面语,俗语鲜见。“夙求”与“夙愿”意思相近,也可作“宿愿”讲,意思是一向怀着的愿望;久已有的愿望,或者为一个人生前或者以前的愿望。如:夙求得偿,以偿夙求。古人使用“夙愿”的例子很多。这里仅举几例:

唐代人、诗圣杜甫《昔游》诗云:“余时游名山,发轫在远壑良觌违夙愿,含凄向寥廓。”北宋大文豪欧阳修之《六一居士传》写道:“使得与此五物偕返于田庐,庶几偿其夙愿焉。”明代人袁可立在《甲子仲夏登署中楼观海市》曰:“岂海若缘余之将去,而故示此以酬夙愿耶?”清代人蒲松龄的《聊斋志异·小翠》,清代人夏燮的《中西纪事·互市档案》等,都不乏运用。毛泽东之《诉衷情》也感叹:“你我之辈,忍将夙愿,付与东流? ”

三、正确使用举例。

“述求”因为是新词,古人是没有范例的。但今人屡用不鲜。

下述6例,无疑是正确用法。

(一)关于“诉求”的正确用例。

1、支振民在《人民日报》“人民时评”(2019年8月29日第5版)载文《高质量立法回应民生诉国家认同》。

2、张汉林在《光明日报》(2017年4月20日)载文《历史教育的基本诉求》。

3、王雨佳在《怀化学院学报》(2014年第9期)载文《<新青年>杂志的政治诉求》.

(二)关于“述求”的正确用例。

1、黄琨在《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年第22期)载文《课堂评价功能述求与课堂教学改革》。

2、赵巍 刘文强在《好家长》载文《美,看得见的述求——浅谈美育在儿童教育中的重要性》。

3、朱敏慧在《汽车与配件》杂志(2018年第2期)载文《从市场规模到技术述求》。

(三)关于“夙求”的正确用例。

1、阿兰·梅吉尔 张旭鹏在《史学理论研究》(2012年第3期)载文《记忆与历史理解》,写道:“记忆,被认为是一种对真实性和真相有着特别夙求的特权话语。”

2、王绍忠《厦门日报》(2017年2、王绍忠《厦门日报》(2017年1月24日第B03版)“趵突”副刊载文《年节的滋味》,写道:“年节是众人思盼的夙求,也是长幼眷恋的归根。”

3、《无锡日报》(2019年7月10日)载文《好像格外好看》,写道:“心有夙求莲有情。”

本文关键词:个人诉求是什么意思,需求是什么意思,诉求是什么意思,职业诉求是什么意思,政治诉求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关于《诉求是什么意思,五大诉求是什么(容易误用的3个词——述求·诉求·夙求)》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49182/
1
上一篇 日记可以写什么,生活日记可以写什么(日记范文指引)
下一篇 广式甜香肠配方,广式甜香肠的做法与配料(分享广式香肠的配方和做法)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