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星是怎么形成的】,流星是怎么形成的20字,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流星是怎么形成的
- 2、小行星是什么?分布在哪?有哪些特殊的小行星?
1、流星是怎么形成的
操作方法
介绍流星之前要先了解太空陨石是如何形成的:太空陨石是由外太空的星星碰撞或者爆炸而产生强大冲击力送到地球附近的。
流星就是太空陨石飞过地球的时候受到地球引力场的作用首先闯进了地球的大气层中
然后受到重力作用落向地面,进入大气层的过程中由于受到地球大气的摩擦燃烧发光。
流星体原来是围绕太阳运动的,在经过地球附近时,受地球引力的作用,改变轨道,从而进入地球大气圈。
2、小行星是什么?分布在哪?有哪些特殊的小行星?
什么是小行星?什么是流星?什么是彗星?
简介:小行星是岩石天体,多数于火星及木星间围绕太阳运行,该区域被称为小行星带;流星和流星体是太空碎片、尘埃或彗星小碎片。撞击地球表面后的流星称为陨石;彗星由冰及岩石组成,绕太阳运行。三者都是神秘的天外来客。
小行星、流星和彗星都是来自遥远太空的宇宙游客。通常把他们归为一类,因为他们基本上由同一种组成——来自外太空的岩石和冰。
尽管被归在一起,但它们还是有很大区别,很容易区分。
小行星
小行星属于岩石,大小有从10米的小岩石到直径933公里(580英里)的谷神星不等。大多数小行星在
围绕太阳转的火星和木星之间的小行星带中运行。有几个被称为希腊人和特洛伊人的小行星与木星共处同一个轨道,它们在著名的拉格朗日点的前方和后方稍有移动。它们以相同的速度运行,所以不会被木星的引力所吸引。
太阳系内部
维基百科
还有一个靠近地球的小行星带,叫做近地小行星群。它们离地球更近,偶尔可能会穿过我们的轨道。
小行星有不同的类型,下图是小行星“糸川”,它被认为是一个“砾石堆”,有随着时间的推移粘结在一起的碎片形成的。还有其他小行星,比如加斯普拉是独一无二的(一块巨大的岩石)。一颗叫艾达的小行星甚至还有一颗更小的卫星围绕它转(艾卫)
小行星951号,加斯普拉,第一颗被近距离拍摄的小行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糸川小行星
日本航天局
小行星243号艾达及其卫星艾卫,第一颗被发现有小行星的卫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
流星,流星群和陨星
流星可能更广为人知的是“快速移动的星星”。它们是小块的太空碎片、尘埃或者彗星的碎片。它们的大小从一粒沙子到大约一个板球大小不等。当它们撞击地球大气层时,它们会加热并发光,在天空留下一条明亮的光线。一些较大的流星在穿过大气层时爆炸或燃烧时,会变成一个火球。
当地球穿过一颗彗星的轨迹时,因其留下大量尘埃,就会出现流星雨。这种流星雨都可以预测,而且每年都会发生,大约在地球再次通过这种轨迹时。流星雨是根据这些流星来自(发射)的星座命名的,例如,来自猎户座的猎户座流星雨,来自狮子座的狮子座流星雨等等。
流星体是指太空尘埃和太空中存在的小物体的名称。一旦它们进入地球的大气层,它们就会变成流星。如果流星足够大或者由一种强材料组成,那它可能会撞击地球表面,并称它为陨石。
科学家估计,每天有1000吨甚至10000吨的陨石物质坠落到地球上。然而大部分这种材料非常少——以微流星体或几微粒大小的尘埃颗粒的形式出现。
彗星
彗星是太阳系中的“肮脏的雪球”。它们由1公里到20公里内紧密的冰核和岩石组成。它们围绕太阳沿着椭圆轨道运行,这把它们带到柯伊伯带,或者对少数长周期彗星来说,则是奥尔特云。
当彗星靠近太阳时,太阳能导致原子核加热、冰蒸发,这带走了其中的灰尘和一小块碎片。当彗星在太空中移动时,这些尘埃蒸汽形成了它特有的尾巴。“彗星”这个名字来自希腊语,意思是“长发”,这就是因为它们的尾巴而来的。当地球穿过彗星后面留下的碎片时,我们就能看到一场流星雨。
海尔-波普彗星
亚历克斯·克雷诺夫
BY: Tim Trott
FY:拾壹
如有相关内容侵权,请在作品发布后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关键词:流星是怎么形成的10字,流星是怎么形成的用物理解释,流星是怎么形成的大点声,流星是怎么形成的20字,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中的流星是怎么形成的。这就是关于《流星是怎么形成的,流星是怎么形成的20字(有哪些特殊的小行星)》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