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不孝有三都是指哪三不孝】,人生三大不孝是哪三孝,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不孝有三都是指哪三不孝:人生三大不孝是哪三孝
- 2、抄书第161天 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另外两个不孝是什么?
1、不孝有三都是指哪三不孝:人生三大不孝是哪三孝
第一不孝是一味地顺从父母,父母有错也不指出来劝说,陷父母于不义之中。第二不孝则是指家境贫穷,父母双亲都已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第三不孝是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
东汉赵歧《孟子注》里说“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祭,三不孝也。”
意思是,按照儒家的礼法,不孝有三,第一不孝是一味地顺从父母,父母有错也不指出来劝说,陷父母于不义之中。第二不孝则是指家境贫穷,父母双亲都已年老,自己却不去当官吃俸禄来供养父母。第三不孝是不娶妻生子,断绝后代。
因为赵歧“三大不孝”的提法主要是由他自己总结出来的,所以很多人批判他的“三大不孝”和孟子、孔子关于“孝道”的说法相悖。不过,孔孟的“孝道”本身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理论,只是散见于“语录”当中。因此之故,民间还是接受了赵歧的说法。
2、抄书第161天 孟子: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那另外两个不孝是什么?
我们经常听到电视剧或者小说长辈对晚辈的训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主要还是催促晚辈早点成家立业,让长辈们少操心的意思。很多人就会问这三个不孝,具体是哪三个呢?
其实在古文里面,“三”只是一个虚词,不是具体的数字,大概意思就是说,不孝的事情有很多,但是不结婚生子而断绝了祖辈香火传承,这一条是最严重的。毕竟决断传承,不管是小到家庭香火,还是大到国家社稷,甚至类推到整个人类文明延续,都是无法承受的损失。
那孟子有没有具体说过不孝有哪几种呢?有,在《孟子·离娄下》: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孟子上面讲的是世俗常说的不孝,子女好吃懒做啃老、酗酒赌博、贪财好色、寻欢作乐、逞勇好斗,这些不是不删养父母就是给父母添麻烦,所以被认为不孝。孟子现在说无后为大,从深层次来说,就是连尽孝道的机会都没有了,直接把孝与不孝划入了伪命题之中,成为虚无,这的确是最惨的结果。
当然,也有后来的人添加了一些不孝的说法,比如说东汉末年赵岐在所注的《孟子章句》中对此句解释为:“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 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这些在整体上也是说得通,但仅列三项又不是很贴切。只能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本文关键词:孩子对父母有仇恨心理怎么办,孩子不尊重父母怎么办,古人说不孝有三是哪三不孝,人生三大不孝是哪三孝呢,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正确解释。这就是关于《不孝有三都是指哪三不孝,人生三大不孝是哪三孝(无后为大。那另外两个不孝是什么)》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