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二月河的小说中,有哪些严重违背史实的部分】,二月河的小说中,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二月河先生,为何对《康熙王朝》“无话可说”?第一集就全是槽点
- 2、二月河的小说中,有哪些严重违背史实的部分
1、二月河先生,为何对《康熙王朝》“无话可说”?第一集就全是槽点
电视剧《雍正王朝》改编自二月河先生的小说《雍正皇帝》,对于这部剧作的精彩表现,二月河先生给予了80分的谦虚评价;但对于改编自《康熙大帝》的电视剧《康熙王朝》,二月河先生却只给出了4个字的评价:无话可说。
这句“无话可说”就是我们今天的主题,仅就《康熙王朝》的第一集而言,虽然开篇的人生大道理确实对得起其“历史巨制”的名号,但剧中的槽点之多,脱离历史之远,让人忍不住疯狂吐槽。
天未亮,皇三子玄烨、未来的康熙大帝便得急冲冲赶去上课。玄烨给出一句“我饿了”以后,近侍太监给出了这样一句话:
“阿哥,咱们得先念书后进膳,这才能把学问消化了啊!您是皇子,您不是老百姓的孩子,那百姓孩子才惦记着吃,皇子得惦记读书。”
从《雍正王朝》的李德全,到《康熙王朝》中的这位近侍太监,甚至是《甄嬛传》中的苏培盛几乎都是剧中点睛的老妖怪,话不多,但却总能一句话说到问题的根本上。
这世界上最为虚假的一句话就是“人人生而平等”,生于百姓之家,就为了一口饭;生于官宦之家,开始思考为人处世、人生规划;生于帝王之家,就是为了天下苍生、治国理政;此乃千古通例,亘古未变。
玄烨给出“种地苦,还是读书苦”的问题后,这位近侍太监又给出了一针见血地回答:
“种地人说种地苦,读书人说读书苦!”
“只见贼吃肉,不见贼挨揍”,这就是人的天性,是永远无法设身处地,站在对方角度进行考虑的问题。
“苦”和“不苦”的区别在于对比,而不在于“苦”的本身,你品,你细品!
简单的两句话,揭露了人生大道理,这说明《康熙王朝》最初设定的高度似乎和《雍正王朝》差不多,但我们继续往下看就会发现,这个“高度”越来越低,甚至低到了只能吐槽的地步。
首先,我们来看下鄂贵妃和顺治皇帝之间的一段对话。
这位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孝献皇后”刚一出场就是病病殃殃的憔悴模样,只是,千万别被她的外表蒙蔽,来看她的恶毒心思:
“嫔妾想要个孩子,嫔妾最大的憾事就是没给皇上生个皇子,因而嫔妾虽然受皇上垂爱,可每日每夜、每时每刻都像是偷来的,一不留神就会灰飞烟灭。”
我就想问一下,那个被顺治皇帝称为“朕第一子”,刚一出生就想立为皇太子的荣亲王,谁生的?
看见没有,我们的鄂贵妃虽然病着,但却深深懂得“母以子贵”的后宫通例,想要“生个皇子”稳固后宫地位、延续当前恩宠。
再来看“痴情”的顺治皇帝如何回应:
“爱妃,等你病好以后,朕夜夜和你同宿,一定会让你怀上龙种的。”
就你这个恩宠程度,鄂贵妃都未能生育,病好了你就能让她怀上龙种?鄂贵妃的真实用意,你是真不明白还是故意装傻?
听见顺治皇帝这样说,鄂贵妃估计要被气疯了,但却仍然要保证姿态、保持风度。于是,鄂贵妃端住架子,索性直截了当地指明了自己的想法:
“嫔妾现在就想要,嫔妾夜里得梦,说嫔妾如有皇子为继,嫔妾这病就会不药而愈。”
现在就想要,怎么办?再加上如果现在就有皇子,我的病就会立马痊愈,你说怎么办吧?
被清史学者评价为“世祖虽有过情,董鄂却无败度”地孝献皇后,生生地被演绎成了这般模样;一段感动世人的“钟情佳话”变成了满是心机手段的“甄嬛版”邀宠、争宠,二月河先生可不就给出“无话可说”的评价了嘛!
顺治皇帝这才算听懂了鄂贵妃的话里话:
“认子冲邪?这么着吧,佟贵妃有两个皇子,二阿哥和三阿哥,待今天文华殿廷试之后,朕就下令让三阿哥入继承乾宫。”
皇三子玄烨的生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一辈子就有玄烨这一个皇子,而且在顺治朝一直都是“庶妃”身份。二阿哥,哪里来的?佟贵妃,又是哪里来的?
鄂贵妃所居的“承乾宫”,并没有错;只是,这个“文华殿”却有着极为明显的错误。
“廷试”(如果皇帝考核皇子也叫“廷试”的话)以后,行森对顺治皇帝有过这样一句话:
“皇上,据贫僧所知,文华殿的九龙塌乃前明皇上留下,几百年来未曾移动过,皇上竟将它送给了三阿哥,贫僧真是无限感佩啊!”
你说你是和尚,就好好地念经礼佛就完了,非得撺掇着皇上出家,这不叫恩泽苍生,而是祸国殃民。再说了,李自成败退北京城的时候,那文华殿被一把火烧了个通透,你说文华殿中的九龙塌几百年未曾移动过。
再来看,行森为“站着应试”的皇三子玄烨下的“参读相骨”批语:
“以贫僧看来,阿哥们个个都是贵不可言,尤其是三阿哥玄烨。如月驻西天,鹤立鸡群,圣上请看,他虽然站着应试却气定神闲、朴素无华,心似古井,身如磐石啊!”
天啊,快把行森带走吧,他太能忽悠了!
刚说了阿哥们“贵不可言”,你立马来一个“鹤立鸡群”,你到底恶心谁呢?
“身如磐石”,我能理解;你把一个形容古代贞洁女子德行操守得“心如古井”用在一个八岁的孩子身上,几个意思?
现在,我算是明白顺治皇帝为什么非要出家了?他是被行森忽悠的啊!
除此之外,一个后宫妃嫔可以随便在皇太后面前哭诉“想孩子”,你信不信?一个刚刚入宫的小宫女,竟敢直接称呼孝庄太后(恩,就是提前预定的谥号)为“婆婆”,而且孝庄太后还一脸惊喜,你信不信?
更让人可笑的是孝庄太后和小苏麻的对话:
孝庄太后说“你给我读一段唐诗吧”,小苏麻则说“读宋词吧”,然后,就是王安石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我虽然读书少,但我也知道这是“五言绝句”——“诗歌体裁之一”,并不是什么“宋词”,你这是严重的欺君啊,必须拉出去活埋!
更让人想不到的是,一个自幼学习琴棋书画的小姑娘,会背一首《梅花》就值得孝庄太后给出“丫头啊,你真聪明”地感叹?现在,就算家里没有“庭院、楼阁、小桥、流水”的普通人家,如果孩子到了三岁还不会背这首《梅花》,恐怕都得担心他是不是智力发育比较晚。不过,据说历史上的孝庄太后历来不推崇汉文化,可能这才是她如此感叹的原因所在。好,总算有一处贴合历史事实的桥段了!
再说一下皇三子玄烨的伴读——魏东亭。
魏东亭的父亲——魏承谟,改编自康熙朝名臣范承谟,也就是“清初文臣之首”——范文程的儿子。结合魏承谟“帝师”的身份,魏东亭“伴读”的身份和其“擒拿鳌拜”的巨大功勋,魏东亭晚年获封“亲王”爵位似乎能说得过去。
但是,就连乾隆皇帝的私生子——福康安,才只被生前封“贝子”、死后追“郡王”;魏东亭的历史原型——曹寅,也只是官至“正五品”的“江宁织造”;看到剧中的魏东亭能被获封“亲王”,我突然感觉《甄嬛传》中的雍正皇帝能被甄嬛气死,是多么的合情合理。
注意,这才只是《康熙王朝》的开局,现在,你明白二月河先生为什么对《康熙王朝》“无话可说”了吧!
参考资料:《康熙王朝》
(本文基于《康熙王朝》具体演绎情节和人设解析,并以历史史实为参照依据,个人观点,欢迎提出批评意见!)
2、二月河的小说中,有哪些严重违背史实的部分
今天就跟随小编一起看看二月河的小说中,有哪些严重违背史实的部分?感兴趣的朋友一起来看看吧!二月河的“康雍乾”三部曲是历史小说中的“明星”,但并不等于历史,其中很多人物、事件、时间都被篡改了。那么,小说中有哪些严重违背史实的部分?
操作方法
二月河的“康雍乾”三部曲是历史小说中的“明星”,但并不等于历史,其中很多人物、事件、时间都被篡改了。而在拍摄电视剧《雍正王朝》《康熙帝国》的时候,编剧们又有二次创作,继续改。所以这类小说和电视剧,只是提高大家了解历史的兴趣而已。
讨论小说与史实,并不是否定文学创作,只是一个对比,让大家更清晰的知道什么是戏、什么是史。
以《雍正王朝》为靶子,来说几个违背史实的地方:
1、张廷玉在康熙末年还是吏部侍郎,雍正继位提拔为礼部尚书,逐渐重用。所以并没有被康熙晚年倚重、甚至托孤的衡臣。
2、马齐并未因推荐太子而靠边站,雍正一朝都是排名第一的大学士。
3、与张廷玉一同被重用的军机大臣还有鄂尔泰,因为是满人,所以排名在前。剧中几乎被抹去了,只给了模范总督的影子。
4、张廷璐没有科场舞弊案,更没有被腰斩,活到了乾隆十年。他是张廷玉的亲三弟。
5、没有邬思道这个御用师爷。魏东亭、邬思道、乔引娣、刘墨林等也是虚构的。不要把魏东亭说原型是曹雪芹爷爷,地位和角色完全不同。
6、李卫不是叫花子,而是富二代,捐了个副司长。
7、八爷胤禩在康熙朝只是贝勒,雍正继位才封的廉亲王。但随即各种挑剔和责罚,在雍正四年就直接打到了,改名“阿其那”。并不存在雍正八年的“八王议政”。
8、隆科多雍正五年就打到了,定四十一条大罪,圈禁。次年死。佟国维是他亲爹,不是六叔。
9、年羹尧在雍正三年被打倒,定九十二条大罪,次年赐自尽。这时李卫的确是浙江巡抚。但年大将军已押赴北京。不是在看城门时被李卫经办赐死的。
10、孙嘉淦不是被年羹尧杀的!官至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乾隆十八年去世,年七十一岁。
11、雍正生母孝恭仁皇后,在雍正元年五月就去世了,没有活到处死年羹尧的那年。
12、年贵妃没有名字记载,年秋月是编的。在康熙五十年,就是侧福晋了。年家是汉军旗,不是内务府包衣,更不是雍正家奴。
本是小说,谈什么真假,类似现在的历史电视剧,也类似《三国演义》。以前,从来不认识二月河,自从看过《康熙王朝》后,这才认识,然后看震惊的《雍正王朝》以及《乾隆王朝》。
从历史到小说,再到电视剧,为了一定地需要,自然真真假假,虚虚实实。而这样,情节有趣,人物饱满。并非现在的胡乱篡改,改得嬴政跟荆轲抢女人。
所以,我们一定要明白:小说是小说,历史是历史,但基本原则不可乱。
二月河的一系列小说中,最出名的还是“落霞三部曲”,也就是《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非常受人青睐,以《雍正皇帝》为最。老一辈中很喜欢,现在也有很多人喜欢。当然,也不排除差距!
在《康熙大帝》中,有一个女人叫苏麻喇姑,她原名叫苏麻喇,死后被尊称为“苏麻喇姑”,是孝庄太后的贴身侍女,闺蜜般地存在,更是康熙皇帝的老师。在康熙出生时,她早已四十多岁,怎么会喜欢上伍次友,又怎么会让康熙产生情愫?
另外还有一个康熙的好基友,也就是陪读,叫魏东亭,实际上,并没有这个人。至于是谁?有人说是《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爷爷曹寅。
在《雍正皇帝》中,有一个人非常逆天,堪称bug的存在,他就是邬思道,历史上有这类神人吗?没有。实际上,他就是虚构人物!在历史上,他的确是田文镜的幕僚,还曾替写过参隆科多的奏折。追究他的原型,之一便有戴铎。后来因知道的秘密太多而被杀。
在《乾隆皇帝》中,修铁路造机器的年代并没有这么早,还晚点。
最后,无论如何,他只是小说,但也是一部精彩的先说!
里面不止篡改了许多历史情节与重大的人物经历,还有一些史实时间的错乱都能够一眼看出来,虚构了许多女性角色与为了剧情需要而创建的男性角色,其中以苏茉儿与伍先生为例,譬如电视剧与小说中少年康熙对苏茉儿的情愫,这严重违背了史实,苏茉儿乃康熙祖母孝庄皇后的陪嫁侍女,按照年龄来说不止比康熙大上十岁,应与孝庄差不多大,这乃二月河臆造;伍先生更是再史书上找不到其人踪迹,康熙少年的导师的确有许多,但确实未曾有过一位“伍先生”。
其中也有不少真实的历史人物的生平被篡改。历史纳兰明珠,私以为他的经历在康熙王朝中过于简单,明珠其人在康熙青少年时期起到过深远的影响,其人的才智与谋略也不可低估。
小说的虚构和真实的情节相结合,但它的背景不会变,人物也不会刻意去对号入座,有东西往往是虚构影子,你偏认为是真实的事件,而真实的东西你反倒觉得它特別虚假。小说只是生活当中作者记述中的点点滴滴,什么都可以改,但历史不会变
二月河的“康雍乾”三部曲是历史小说中的“明星”,但并不等于历史,其中很多人物、事件、时间都被篡改了。而在拍摄电视剧《雍正王朝》《康熙帝国》的时候,编剧们又有二次创作,继续改。所以这类小说和电视剧,只是提高大家了解历史
本文关键词:二月河写过哪些小说,二月河的全部作品,二月河小说在线阅读,二月河作者简介,二月河小说中的诗词。这就是关于《二月河的小说中,有哪些严重违背史实的部分,二月河的小说中(为何对《康熙王朝》“无话可说”)》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