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凌迟是什么意思】,古代凌迟是什么意思,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凌迟是什么意思
- 2、比五马分尸还重口!你知道磔刑是什么吗?
1、凌迟是什么意思
很多历史小说中常常提到将犯人凌迟处死,究竟这个凌迟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用很残忍的手段将犯人处死?下面是凌迟是什么意思的介绍?
操作方法
凌迟处死是一种刑罚,始见于辽代。“凌迟”又被称为“千刀万剐”,是我国封建社会死刑中最严厉和残酷的一种刑罚。
凌迟从发明到结束一共经历了将近九百多年,在这期间的遭受凌迟的人数不胜数,
明朝大太监刘谨,因为谋反罪被明武宗朱厚照判处凌迟。按当时的律法要割三千多刀,第一天是割三百多刀。据史料记载,刘谨回到监狱还喝了两大碗粥。
来自明朝的郑鄤,在崇祯十二年被判处凌迟,当时给定的刀数是3600刀,比刘谨的3357刀还要多二百多刀。
历史上最后被凌迟的人叫康小八,是一位相当狂妄的大盗,他活着的时候曾放出狂言:“要劫皇纲,要睡娘娘。”历史上唯一没有凌迟的时代出现在西周的成康盛世。
特别提示
封建时代这种残酷的刑罚,真的是令人发指,这种刑法绝对和现代的文明社会格格不入,残酷的刑罚解决不了什么问题。
2、比五马分尸还重口!你知道磔刑是什么吗?
自从开始介绍古代的酷刑,小编已经好几天没吃饭了……
法医秘史丨第32辑
比五马分尸还重口……
你知道磔刑是什么吗?
(文/娜娜)
——————————————
Hi,我们又相约在周六啦!
本周六有点抢戏,因为今天的主题跟酷刑有关。古代的酷刑,我们听说过很多,要数起来十个手指头都不够数,小站之前已经有介绍过腰斩(《陈世美是被腰斩的,而非被斩首?》)、车裂等等,大多都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今天我们就从古代众多的酷刑当中,挑一个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的来介绍,它就是磔(zhé)刑。
死刑是刑罚体系中处于最顶层的、最严酷的惩罚。古代之所以通过酷刑的方式来执行死刑,是为了加重这种惩罚的程度。除了有这层理解以外,还有另外一层的理解,那就是在中国古老的刑罚文化当中,死刑已经脱离了那种“杀人偿命”的原始复仇功能,它还兼有惩治和教育的功能。换句话说,死刑,既能够惩罚有罪之人,也能够教育和警示世人。
而在古代中国,人们的精神层面尤其注重“孝”。古之有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古代乃至现代,对人们来说,保留全尸是对父母乃至对家族的一种“孝”,若不能保留身体的完整,则被认为其无以面对自己的父母乃至家族,这一点,在古代中国的宗法社会中体现得特别明显。因为对一个人最大的惩罚,不是肉体乃至生命的惩罚,而是让其“无颜面对江东父老”。
由此可以解释古代中国的酷刑,缘何会有如此多的类型让受刑者不能保留全尸。
说完酷刑的来源,现在让我们回归到磔刑。
一、磔刑的本义和起源
根据史料的记载,“磔”字有两种含义。(在解释这个字之前,小编要说一句,接下来的解释当中可能会有点错乱的情况出现,但是我会尽最大的努力解释清楚,因为这个确实很绕!组长:就你笨!)
在《说文解字》中,对“磔”是这样解释的:“辜也。从桀,石声。”相同的,在《说文解字》中,对“辜”是这样解释的:“辜,辠(zuì)也。古文辜从死。”两个字的解释都是从《说文解字》中得到的,可以看出,“辜”在古代中其实是重罪的意思,由此可以引申出所有有罪的都称为“辜”这一层意思。这也顺带解释了“无辜”一词是怎么来的了。那么“磔”的解释就是“辜”,也就是说“磔”即是“辜”,即泛指有罪,且为重罪。以上,是“磔”的第一层的含义。
“磔”的第二层含义,则是与宗教祭祀仪式有关联。“磔”在古代,实际上是一种祭祀方式。在《庄子·盗跖(zhí)》中就有提到“磔犬流豕”的说法。此处的“磔”是不能解释为“有罪”的,因为这个字在这里的解释是:古人在祭祀过程中,通过磔牲来达到祭祀的目的。所以在这里,“磔”是一种习俗。总结说来,人们都是想通过献祭家畜牲口来祈求得到神明的保佑,以实现来年风调雨顺。因为原始的宗教观念认为供奉神灵是需要血的,而恰恰死物是无法提供鲜血的,只能用活物来达到这个目的。祭祀用的活物,从原来的牲口,慢慢发展为活人。要是用自己族内的活人来祭祀,好像不大好,那怎么办呢?大家想想,古代常常打仗,那就会有战争的产物存在——战俘或者奴隶。因为这类人,通常被认为违反了社会普遍认可的习俗或者规则,被社会所排斥,且被认为与牲口无异,所以后来的祭祀活物就用战俘来替代,以完成祭祀了。
由此可以总结出,“磔”以前只是单纯的祭祀方式,但是慢慢的,就从宗教祭祀仪式演变成了刑罚。
磔刑,最早始于西周。西周主张慎刑,提倡仁政。即使有这样的背景,西周对于死刑的行刑方式仍然是种类繁多而且多为残酷。主要的刑罚有斩、杀、膊(bó)、辜、焚、车轘(huàn)、踣(bó)、罄(qìng)等。其中就有辜。还记得刚刚说的辜即是磔吗?所以磔刑最早始于西周。在后来的春秋、战国、秦汉各时期,磔刑是作为法定刑罚存在的,并且还是死刑的主要行刑方式。
在春秋时期,磔刑主要用于无尊上(目无尊上)、非圣人(“非”同“诽”。非圣人,即是诽谤圣人)、不孝及弑君等重罪犯人。在《韩非子·内储说上》中写道:“荆南之地,丽水之中生金,人多窃采金,采金之禁,得而辄辜磔于市,甚众,雍离其水也;而人窃金不止。大罪莫重磔辜于市,犹不止者,不必得也。”大概意思就是说,荆南之地盛产金矿,有很多的人私自采金,于是就颁布相关的禁令,如果有人私自采金就以磔刑进行惩治。私自采金,在现在根据矿产资源法是要被罚款的,如果触犯刑法也会被判刑;而在春秋时期,却判处磔刑。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磔刑在当时是一个重刑。
由于秦汉时期承袭了先秦时期的一些制度,磔刑在汉朝的时候还在继续使用,而且还是主要的死刑执行方式。
在汉初,磔刑的适用范围很广。在《二年律令·贼律》中:“罐来诱及为间者,磔”。这个是对于间谍罪的处罚,犯了间谍罪就判处磔刑。在《二年律令·盗律》中还写道,群盗、故意伤害导致他人有肢体损害的、抢劫(无论既遂或未遂)、写匿名信对他人诽谤、盗墓、拐卖人口(无论贩卖了或未贩卖)、冒充他人为官的和官吏监守自盗的,都判处磔刑。
由于这个死刑太过于残酷,在汉景帝的时候下诏改磔刑为弃市(在民众聚集的闹市区执行死刑)。但这并不代表磔刑彻底废除。只是把它的使用范围缩小,令其依然适用于一些特殊的犯罪行为:
1.反逆罪。《汉书·翟方进传》中记载了西汉末年翟义、刘信起兵,王莽以反逆罪把翟义和刘信的亲属判处磔刑。
2.乱伦。
3.杀人罪。
以上这些都是处以磔刑。
那如何去确定磔刑就是一种重刑呢?
在《二年律令·具律》中就有一段关于减刑的记载:“女子当磔若要(腰)斩者,弃市。当斩为城旦者黥为舂,当赎斩者赎黥,当耐者赎耐。”也就是说,这里明确规定了,若是女子犯罪,本应该要处以磔刑或者腰斩的,减为弃市。从这个就可以看出,磔刑是一个相对比较重的死刑,比弃市还要重的罪。
那么说了这么多,好像大家还没有看到磔刑是如何残酷。现在我们就来谈谈磔刑的行刑方式。
二、磔刑的行刑方式
由于磔刑是从祭祀方式演变而来的,所以它的行刑方式与当时的祭祀方式几乎是一样的。这种祭祀活动是通过杀牲的方式进行的,这个对于古代中国来说是一种相对常见的祭祀方式。但是磔并不只是单单杀牲这么简单,还通过把祭祀牲口的身体裂开的方式来除不详。东汉的李巡在前引《尔雅·释天》中对于“祭风曰磔”是这么注释的:“祭风以牲头蹄及皮,破之以祭,故曰磔”。也就是说,在当时的磔是裂牲,也就是将牲口的身体破开,然后用牲口的头、蹄和皮用以祭风,而且是公开的。从这里就可以看出,磔这种祭祀方式,除了要破开身体,而且还要肢解。所以,磔刑就有了两个必要的不可或缺的程序:肢解身体和公开执行过程,而且公开执行过程中还包括行刑后公开曝尸的过程。
综上所述,磔刑就是处以斩刑并破开和肢解身体后陈尸示众。
三、磔与膊、车裂、凌迟
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膊、车裂和凌迟。
膊,就是裸身处以斩刑后并陈尸示众。
车裂,也叫轘,用车分解犯人的肢体,就是把犯人的头悬在车轸上,然后让四匹马拉开。这在西周时是军中处死死刑犯的常刑。
凌迟,又称剐、脔(luán)割、寸磔,就是用刀把人肉一块一块割光,最后一刀才割断颈部使其毙命。
以上的这些,据说是从磔刑演变而来的。但事实是不是这样呢?其实很多学者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但是有几点可以稍微说明,磔刑跟以上这些都是有区别的。
还记得前面说的吗?磔刑的行刑方式是处以斩刑并破开身体后陈尸示众。磔刑的执行方式有几点要素:1.斩刑;2.破开并肢解身体;3.陈尸示众。但是膊是先对犯人剥衣后处以斩刑再陈尸示众,有两点和磔刑相吻合:斩刑和陈尸示众,但是缺少了破开并肢解身体。且在西周时期,膊和磔是两个死刑方式。
车裂和磔刑容易混淆,是因为唐代在对一些秦汉史料整理过程中把磔和车裂放在一个相等的位置了。车裂有肢解身体这样一个要素。虽然类似,但是还是有所区别,因为车裂是人还活着的时候进行的,而磔刑是在处以斩刑后才破开并肢解。
凌迟和磔刑的区别在于,凌迟虽然是一刀一刀割肉下来,但是保留了内脏和肢体;而磔刑是要破开并肢解,内脏和肢体的完整性都不保留。
综上所述,磔刑和膊、车裂、凌迟都是有所不同并且是独立的刑罚方式。
古代的酷刑主要是作为警示和教育功能存在的,因为这是古代统治者的一种统治方式。磔刑作为从西周开始就存在的死刑方式之一,由于它行刑方式的残酷性到汉景帝的时候就慢慢地减少,但并没有正式废除。当然,小编希望读者们看了今天的文章,能有这么一个认识:磔刑与车裂等行刑方式是有所区别的,尤其和车裂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酷刑之所以在古代有一席之地,主要还是法治的不健全造成的。随着文明的进步、法治水平的提高,酷刑渐渐退出历史的舞台。我们回顾这些酷刑,是希望去了解先民的一些生活片段,让大家一起来了解我们的社会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至今的。
以上就是今天的节目,我们不是有意要跟人家(每周三《律法档案》栏目组的“古代酷刑”系列)抢生意的哦。(偷笑)如果大家有啥问题想了解的,欢迎留言哦~
***《幸存者》花样晒书***
《幸存者:法医秦明第五季》上市!
当当网、京东网、亚马逊等皆有销售~
如果你的书已经入手……
发挥你的想象力,参与微博晒书大赛吧!
花样晒书发微博
并加上#法医秦明之幸存者#话题
即有机会收到
老秦亲自挑选的小礼物
******
“法医秦明”已经走向更多平台啦!
撒花!欢迎我们的新读者!
感谢大家在各种平台的大力支持!
感谢今日头条、网易新闻、企鹅号!
*法医秦明系头条号签约作者*
——————————————
本期资料来源:
[1]连宏.汉代磔刑考辩[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2)
[2]曹旅宁.秦代磔刑考[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1(1)
[3]胡兴东.中国古代死刑制度史[M].1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4]题图素材来源:周星驰电影《食神》剧照
本期编辑团:
主稿:娜娜;题图:小鱼;校对:笑言;排版:望月
本文关键词:心理凌迟是什么意思,精神凌迟是什么意思,明朝凌迟是什么意思,古代刑罚凌迟是什么意思,凌迟处死是什么意思?。这就是关于《凌迟是什么意思,古代凌迟是什么意思(你知道磔刑是什么吗)》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