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三阴交穴位位置】,三阴交的位置在哪里,今天涌涌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三阴交穴位位置:三阴交的位置在哪里
- 2、一分钱不花,就能瘦腿还养生!秘诀就在这4个穴位,在家就能做好
1、三阴交穴位位置:三阴交的位置在哪里
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三阴交是临床上非常常用的一个穴位,常拔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对治疗内分泌失调,防治现代文明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显著。孕妇禁针。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之一,为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出自于《针灸甲乙经》。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三阴交是临床上非常常用的一个穴位,常拔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对治疗内分泌失调,防治现代文明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显著。直刺1~1.5寸,孕妇禁针。
三阴交:三阴,足三阴经也。交,交会也。该穴名意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本穴物质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故名。取穴时,正坐,除大拇指外的四指并拢,小指的下边靠在内中踝尖上,从内踝尖向直上量取4横指,食指上缘所在的水平线与胫骨后缘的交点处便是此穴。
太阴:太,大也。阴,阴之属也。本穴物质为足三阴经气血交会而成,位处足部,总体表现出较强的阴寒特性,故名太阴。下三里:下,下部也。三里,穴内气血场的范围也。下三里名意指本穴的气血场范围较大,有如三里之广,故名。足少阴厥阴太阴之会:理同三阴交名解。足太阴络:络,联络也。本穴物质为足三阴经交会而成,气血物质又由本穴重新分配到足三阴经,本穴有联络足三阴经气血的作用,故为足太阴络。
2、一分钱不花,就能瘦腿还养生!秘诀就在这4个穴位,在家就能做好
人在久坐不运动的时候,气血循环不畅,经络不通,就会造成下肢水肿。中医师指出,刮痧、穴位按摩有助改善血液循环和水肿,以下有4个可帮助腿部『排水』之穴位,每天花个几分钟按摩或拿刮痧板刮一刮,就可以告别粗壮的萝卜腿!
神奇排水4穴位:
1.三阴交穴:小腿内侧,脚踝骨最高点往上3寸处(自己的手横着放,约4根手指横着的宽度)。
穴位 中医 水肿 运动 疾病
2.血海穴:大腿内侧,从膝盖骨内侧的上角,上面约三指宽筋肉的沟,一按就痛的地方,即血海穴(坐椅子上,将腿綳直,在膝盖内侧会有一个凹陷的地方,凹陷上方隆起的肌肉顶端)
穴位 中医 水肿 运动 疾病
3.阳陵泉穴:位于膝盖外侧摸到胫骨与腓骨凸起,两骨中间往下移动的凹陷处。
穴位 中医 水肿 运动 疾病
4.伏兔穴:位于膝盖正上方约8指横宽处(6吋)。
穴位 中医 水肿 运动 疾病
因此要按摩管理气血的脾经。其中,主要按摩「血海穴」和「三阴交穴」。
人体有两条经络跟血密切相关:肝经藏血,脾经统血。所以脾经上有一个穴位叫血海穴——如同气血归集之海。血海穴可以活血化瘀,补血养血,还有瘦腿之功效。
另一个穴位三阴交,是肝经、脾经、肾经三条「阴经」的交汇处。因此三阴交穴有一大特点,就是能够治疗妇科方面的问题。女性的水肿、内分泌失调之类的病症,都可以按摩三阴交或血海穴。
穴位 中医 水肿 运动 疾病
阳陵泉穴属足少阳胆经,为该经脉气所入,归合于脏腑的合穴,五行属土。有舒筋活络、去热除湿作用。
而伏兔穴主治腰痛、膝冷、下肢神经痛、膝关节炎、脚气。可以有散寒化湿、疏通经络、缓痉止痛之功效,所以经常拍打伏兔穴可以改善腿部疼痛、避免痉挛,修饰大腿线条。
根据传统中医经络阴阳原理,三阴交穴、血海穴属于阴的经络、偏身体内侧穴,按摩方向建议往下;而阳陵泉、伏兔穴属阳经络,偏外侧穴,按摩方向可往上,较能增强效果。
穴位 中医 水肿 运动 疾病
建议:可针对穴位按压到有酸胀感,再配合刮痧按摩,每个穴位按摩5分钟,1天2次,有助腿部消水肿。
本文关键词:三阴焦位置图和作用。这就是关于《三阴交穴位位置,三阴交的位置在哪里(秘诀就在这4个穴位)》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