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良渚玉琮的来源】,良渚文明玉琮,今天小编给您分享一下,如果对您有所帮助别忘了关注本站哦。
- 内容导航:
- 1、良渚玉琮的来源
- 2、「赏古」玉琮了解一下——它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
1、良渚玉琮的来源
操作方法
名称来源,始见于《周礼》: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郑玄注明琮为八方象地,而以后的时间里对琮的认识也没有特别具体。
至到清朝,乾隆黄帝因特别喜爱玉器便将此琮命名为玉琮,并在良渚玉琮上提了一首诗,用此来表现出他对良渚玉琮的喜爱。
从此以后,良渚玉琮类的玉器就受到了喜爱收集玉器人士的大力追捧,更是那些收藏玉器的人梦寐以求之物。
不过关于良渚玉琮上雕刻的花纹的来源在考古学中还没有任何结果,但因其精美的花纹,让它在玉器界中的地位不可忽视。

2、「赏古」玉琮了解一下——它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
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在阿塞拜疆巴库举行的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我国的世界遗产总数达到了55处。
良渚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而良渚文化则是我国长江下游太湖流域一支重要的古文明,主要分布于江浙和上海一带,距今5300-4300年左右。
《良渚玉器》邮票上的玉琮。画面选用了被称为“琮王”的玉琮,背景为神人兽面纹图案。

玉琮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甚至被称为是判断良渚文化最明确的实物。
关于琮,《周礼·大宗伯》中有“以黄琮礼地”的记载,也就是说古人在礼仪活动中会用琮来祭祀大地。琮还被认为是古人用来沟通天地之器,上大内圆的结构象征天,下小外方则象征地。
紫金山记者 刘鹏 拍摄剪辑
从目前发现的玉琮来看,形制上主要有圆筒形和方柱形两大类,且“高矮胖瘦”不一。

典型的良渚玉琮上常雕刻有兽面纹,在四边正中刻神人兽面纹,呈现出神秘而庄重的气息,对于其功能也一直有着不同的解释。
下面我们就从一些玉琮上来感受一下良渚文化所拥有的巨大艺术魅力吧!
上图中的这件良渚玉琮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它上大下小,内圆外方,是由墨玉制成的。此玉琮共19 节,高49.7厘米,是目前国内所见最高的玉琮,四边的兽面纹已经高度符号化。
在南京,我们也能看到精美的良渚玉琮,它们分别来自位于江苏省内的多处良渚文化遗址中,下面就是几件具有代表性的器物。

出土于草鞋山遗址的神人兽面纹玉琮,这是良渚文化小型系列玉琮中极为精致的一件,玉琮呈圆柱形,中间对钻圆孔,器表依饰纹分为两节,以四角为中心,琢磨精细兽面花纹。
草鞋山遗址位于苏州市吴中区唯亭镇东北,北距阳澄湖仅数百米,因中心有“草鞋山”土墩而得名。在这里曾出土了大量的玉琮、玉璧等礼器及串饰等,也使人们对良渚文化的认识取得了重大突破。

出土于寺墩遗址的神人兽面纹镯式玉琮,为透闪石软玉,上节为简化带冠人面,下节为兽面,合成简化的带冠人兽纹。
出土于寺墩遗址的神人兽面纹玉琮,呈乳白色,带翠绿褐红斑纹。玉琮上有精琢细刻的繁缛面纹,上节为带冠人面,下节为兽面,是微雕工艺的杰作之一。
寺墩遗址位于常州市天宁区郑陆镇三皇庙村,因土墩南坡下曾有一座名为“南城寺”的寺庙,故土墩名为“寺墩”。寺墩遗址也是发现玉琮、玉璧较多的良渚文化墓葬之一。寺墩遗址分两个文化层,下层属崧泽文化,上层属良渚文化。

出土于陆庄遗址的玉琮。
陆庄遗址位于盐城市阜宁县板湖镇陆庄村,该遗址为良渚文化后期的一处重要遗址,对于研究良渚文化走向和江淮东部地区史前文化面貌有着重要价值。
来源:紫金山
本文关键词:良渚玉琮特点,良渚玉琮的来源和历史,良渚出土的玉琮象征着什么,良渚玉琮的来源是什么,良渚玉琮是什么。这就是关于《良渚玉琮的来源,良渚文明玉琮(玉琮了解一下——它是良渚文化的典型器物之一)》的所有内容,希望对您能有所帮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