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社区“大舞台” 有你更精彩

■本报记者 张蕾 见习记者 华云霞 方诗琪 潘玲 卫力山 姜浩天 叶金炜

春节将至,年味渐浓。我市无数社区工作者、下沉党员、志愿者,奋战在基层一线,感知着居民的操心事、揪心事、烦心事……他们把忙碌写进日常,用自己的热情和耐心,无私和奉献,为居民打造幸福和谐的“家园”。
  
  邻里矛盾无小事倾心调解排民忧
  
  俗话说,过日子像锅勺碰锅沿,磕磕碰碰在所难免,家庭邻里之间难免会产生点矛盾,出现这样的事情该怎么解决呢?在怡和社区就有这样一位热心大姐——曹琴,她是怡和社区副主任、是群众心里的“热心肠”,通过她的倾心调解,社区许多大大小小的矛盾纠纷得以化解,居民称之为“贴心调解员”。
  怡和社区是一个综合型社区,没有物业管理的小区占半数,房屋外墙、电梯运行、环境卫生、安保等都存在问题,成立业主委员会实现自治管理迫在眉睫。曹琴在负责基层治理工作期间,组织成立了7个小区业主委员会,推进了小区自治管理进程,为居民解决了很多实际问题。
  “要清楚地知道调解对象的诉求和情感,再从实际出发,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服双方,替他们出谋划策,这就是我们的工作。”曹琴总是这样叮嘱社区工作人员要把群众呼声放在第一位。
  除了日常工作,闲暇之余曹琴也会经常去居民家坐坐,熟悉社情民意,排查矛盾隐患,及时疏导居民心结,正是这些不起眼的“额外工作”,随同调解工作一道,筑起了化解社会矛盾的第一道防线,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她这个人真是热心肠!我们有点不顺心的事都愿意和她说一说,通过她一调解,心里一下子就痛快了。”家住怡和社区的赵女士前不久因为房屋渗水问题与邻居发生矛盾,通过曹琴调解,双方表示愿意共同解决房屋渗水问题。
  “群众需求在哪里,党建就跟到哪里”。曹琴秉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实际行动为居民之间架起沟通“桥”,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下沉党员进社区靠前服务暖人心
  
  “婆婆,您慢点,路上车多。”“婆婆,把袋子给我,我来拎着。”2月7日,记者在风华路社区看到一位带着红袖章,穿着红色志愿服的中年人,正搀扶着一位婆婆过马路,路过的行人都以为两人是亲属关系。其实这位高个、圆脸的大叔,正是孤寡老人吴秀尔的特殊“监护人”。
  这件事还要追溯到2020年10月,一则“关爱帮扶老人”的消息在风华路社区服务群内引发热议,下沉党员戴圣平刚做完这一周的清扫工作,就听到了社区同事们在议论纷纷。在了解详情之后,戴圣平主动认领了孤寡老人吴秀尔作为包保对象,从那天起,他就成了吴婆婆家中的“常客”,只要一有空,他就会去吴婆婆家里帮忙打扫卫生,看到家里缺什么,第二天便主动买一些送过去。天冷了,给吴婆婆送一些保暖的衣物;遇到节假日,还会把吴婆婆接到家里一起过……
  这些点点滴滴的付出,让吴婆婆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这些都是小事,我不来做,也会有其他同事来做,我只是做了一名党员应该做的事情。看到吴婆婆露出开心的笑容,我自己也感到开心。”戴圣平说道。
  社区吹哨,党员报到。像戴圣平这样的下沉党员还有许多,他们利用工作之外的时间,积极参与到社区工作中。他们满怀一片真情,以积极饱满的精神面貌为社区群众提供帮助,以实实在在的行动增强社区居民的幸福感、安全感,成为社区服务中一道靓丽的“红色”风景线。
  
  第一书记践初心真心实意解民难
  
  为进一步推进社区治理,2020年下半年,我市组织部门从优秀干部中精心挑选39名第一书记下沉到社区,专职在社区工作,重点抓好下沉社区党员干部的日常管理,协助社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协调解决社区实际工作问题和困难。
  他们的角色转换了,但初心未变。东岳路街道保康社区第一书记李巍就是从机关来到社区的,他全身心扑在社区工作上,赢得了居民的点赞。
  “李书记,多亏了你,我孙子的病情好多了,我家终于也能过个好年了。”社区居民杨奶奶紧紧握住李巍的双手,表达着最真挚的感激。
  做好特殊群体的帮扶工作,是李巍在保康社区基层治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在一次慰问低保困难家庭时,了解到杨奶奶的孙子(化名冰冰)是一名未成年人且疑似患有精神疾病,整日闭门不出。冰冰的父亲身有残疾,母亲外出务工,冰冰的状况无时无刻不牵动着李巍的心。
  考虑到冰冰尚未成年,为了他的将来考虑,李巍上门查看了冰冰的精神与身体状况,并与负责分管民政、残联工作的相关人员商议,不能放任冰冰的病情继续恶化,必须先行鉴定。在医院确诊冰冰身患精神分裂症后,李巍又第一时间将他送往定点医院进行治疗,经过了77天的治疗后,冰冰的病情有了明显好转,在医生嘱咐下,冰冰在今年春节前出院回家休养。
  “既然选择了到社区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我们就要在社区工作一线当先锋、作表率、树形象、展作为。”李巍对做好社区工作充满信心。
  
  红歌嘹亮颂党恩唱出邻里幸福情
  
  “铜草社区好气象,光荣传统大发扬。”风和日丽的一天,在铜草花园小区小广场上,一群神采奕奕的老人正在认真地排练,悦耳的歌声吸引路过的居民驻足围观,他们是闻名铜草花园社区的红歌队队员。
  今年68岁的徐秋莲是大冶有色公司退休干部,也是一名老党员,2018年,她带领小区退休老党员、老职工组建了“徐大姐文明劝导队”。2019年,因为相同的爱好,劝导队的成员又共同成立了红歌队,队员最多时有50人。
  “我们经常聚集起来讨论演唱的曲目,将一些经典曲目重新进行填词创作。”徐秋莲向记者展示红歌队厚厚一叠乐谱,歌词字里行间洋溢着老人们对祖国、家乡和社区的热爱。
  在互帮互助、和谐有爱的大家庭里,大家踊跃发挥各自特长,刻苦排练,曾在全市演唱比赛中得过特等奖。居民周小玲在琴行工作,为红歌队成员提供声乐指导,帮助不少人零基础的成员学习唱歌;居民刘国祥是一名老党员,擅长口琴,红歌队的表演几乎都靠他一人伴奏;负责红歌队伴舞的宋庆莉,来自新疆塔塔尔族,多年前,跟随丈夫来冶,在大家的照顾下很快融入当地的生活,不仅如此,宋庆莉还经常带着小孙女一起参加文明劝导活动。“红歌队让我这个外地人倍感亲切,大家一起唱歌、聊天,慢慢变成朋友,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她开心地说。
  “红歌队让大家老有所乐,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据铜草花园社区党支部书记王亚军介绍,红歌队还十分热心公益,不时前往福利院进行义演,“八一”建军节还前往消防队开展慰问演出。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这支自发组成的红歌队,让社区的老年人成为彼此之间的知心朋友。浓浓的邻里情,让幸福写在每个人的脸上。
  
  履职尽责显忠诚别样“警”色护平安
  
  “春节将至,网络购物、理财投资、兼职刷单、冒充熟人等类型的电信网络诈骗现象有所上升。”2月7日上午,石露匆匆吃完早饭,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记者在东鑫社区警务室见到她的时候,她正在忙着处理接到的电信网络诈骗的警情。
  近日,正在街面巡逻的石露接到警情,称社区一小区有居民遭遇电信诈骗。“我被骗了,该怎么办呀?”报警人是一位全职妈妈,见到石露后,报警人黄女士情绪显得十分激动,大哭了起来。石露一边安抚报警人情绪,一边仔细询问具体情况。
  原来,黄女士在家玩手机时,发现一个APP下注可以赚钱,就抱着好奇心下载了。刚开始她只是下注几元钱,看到返利越来越高后,她不断加码,最终被骗近万元。
  “这些钱都是日常生活费,丈夫知道了肯定会责怪我。”石露了解到黄女士的担忧后,立刻电话联系她的丈夫,并仔细说明情况。听了石露的解释,黄女士的丈夫表示会注意黄女士的状态,多关心一下她,加强家人的防骗意识。
  处警结束后,石露意识到社区居民的安全意识、防骗意识、法治意识薄弱,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于是,她向社区反映情况,由东鑫社区和社区警务室牵头,发动下沉党员干部配合开展“反电诈·就在你身边”主题宣传周活动,通过驻点宣传、入户宣传、标签宣传、网络宣传等方式,向社区居民普及防电信诈骗相关知识。
  石露的微信名别具特色,叫“鑫中有路”,为社区居民解决问题办实事就是她心中的路。她的微信拥有近20个小区群,每天都会在小区群发防盗、防火、防诈骗等方面的提示。每次在群里发现哪家有困难,她都会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一次次细致入微的走访,一件件温暖人心的事情,让石露走进了社区群众中间,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她是我们社区安全‘守护神’,每次都会用心接待群众来访,处理好每一起矛盾纠纷,让人安心又暖心。”该社区地税公寓小区居民章女士说道。
  平凡中彰显伟大,细微处蕴藏真情。他们的故事,一个“情”字贯穿其中,平凡却动人,如同一道暖流,滋润着社区居民的心田。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43390/
1
上一篇陈贵镇整治农贸市场经营秩序
下一篇 惠民更便民 体检档案“码上查”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