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大冶报道(记者 王悠)7月6日凌晨,一场暴雨侵袭冶城,降雨量达100毫米以上。短短几个小时,大冶城区出现多处积水,最深处积水超过1米,阻断了部分道路交通,给群众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雨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市城区防洪(排渍)指挥部迅速组织人员,开展城区排涝抢险,确保群众安全出行。
提前谋划 下好防汛“先手棋”
城区防洪(排渍)工作关系到城市正常运转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早在今年4月中旬,我市成立城区防洪(排渍)指挥部,负责城区防洪(排渍)工作的组织、指挥、协调和督办工作。
宁可有备无患,不可有患无备。为进一步推进城区防洪(排渍)工作,指挥部研究制定了《大冶市2020年城市防洪(排渍)工作方案》,明确单位部门责任分工,加强汛期隐患摸排,提前准备防汛物资,制定应急抢险措施。
“指挥部成立以来,我们加大了城区数万个道路、堤边、泵站、排水管等防汛设施的巡查力度,在做好日常记录的同时,进行动态监管,确保关键时刻不能‘掉链子’。”市城管执法局局长黄安青告诉记者,6月22日,该局召开城管系统防汛专题部署会,制定了防汛预案,全面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和领导带班制度,特别是对低洼易渍水路段实行专人包保。并加快推进排水改造工程的建设和实施城区管道清淤工程,不断完善排水市政设施,提升城区防汛排渍功能。
不仅如此,该局还成立了150人的应急抢险队,按照“统一指挥、分级管理、全面预防、重点固守”的要求,确保险情和隐患能够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紧急排涝 出好防汛“关键招”
“预计未来3小时,大冶有强降雨,请大家提前做好排涝准备。”6日下午,市城管执法局在微信群里发布一条暴雨预警,数百名城管队员随即进入“战斗”状态。
乌云密布,电闪雷鸣,暴雨还未来临。然而该局排水处负责人姜武义早已和城管队员们,守候在重点路段对雨水井和排污口进行仔细检查,确保雨水能够及时排入外湖。
到了晚上,大雨倾盆。尽管做了前期防汛准备,但由于红星湖水位快速上涨,超出常规水位,导致管道排水阻力增大。顷刻间,矿委转盘处渍水严重。
“这条路是大冶交通的大动脉,必须争分夺秒排涝抢险。”姜武义说,当时水漫过两边马路,长度300米左右,深约40厘米。如若排涝不及时,渍水面积将不断扩大,甚至沿街门店都有可能进水,造成经济损失。
该局紧急出动30名城管队员,在雨水井和排水口设置警示牌,避免发生安全事故。在红星湖岸边,两台185kw的抽排机组紧张地作业,力争降低湖面水位,使雨水能够顺利排入外湖,减少城区渍水。
经过及时处置和抢险,到第二天早上8时许,矿委转盘处积水逐渐消退,城管部门安排洒水车对路面进行大冲洗,恢复道路干净整洁。
不同于矿委转盘排水受阻,在城西铁路桥下,出现了湖水倒灌导致的积水,形势更加严峻。17日上午,一台车辆在经过铁路桥积水处时,不慎熄火,动弹不得。“没想到水还蛮深的,一下子就淹到轮胎上面了,车子无法启动。”据司机介绍,他赶紧从车里爬出来,走到马路边求助,城管队员们挽起裤脚,将车辆从积水中推出,紧接着他们设置警示牌,调来抽水设备。“抽了好一会发现效果并不明显,原来是因为大冶湖和排水管道相通,而湖水上涨发生管道倒灌现象。”该局副局长刘勇说,此时积水已达50厘米,他当机立断,把每小时抽水3000吨的“龙吸水”大型设备运到现场,加大抽水力度,仅1个多小时,积水便快速下降,交通也恢复了正常通行。
据刘勇介绍,汛情发生之前,该局就未雨绸缪,加大排水管网建设和维护,并投入资金添置抽水设备,取得了明显成效。其中新街和东岳路交会处,前些年都是淹水重灾区,今年无明显渍水,附近居民觉得挺“稀奇”,纷纷点赞。
全力抢险 打好防汛“主动仗”
7日晚6时许,作为高考考点之一的大冶六中发生淹水。对此,市政府启动应急预案,多部门联手开展防汛抢险。
在五里堤泵站,5台机组满负荷作业,日夜不停排水,减少港渠的水满溢出。金湖街道抢险队员及预备役民兵突击队用沙包垒起一条通道,便于考生通行。8日凌晨,市供电公司对校园受灾严重的生活区作出拉闸处置,同时该公司专班人员对考区的用电线路进行严格检查,确保高考用电无故障。此外,市水务集团紧急购置了两台55千瓦的移动潜水泵,对校园内积水进行抽排,确保考生顺利进行高考。
连日的暴雨和湖水浸灌,导致高铁大道铁路桥积水深度超过1米。8日晚10点半,市领导刚开完防汛工作会议后,立即奔赴现场指导抢险排渍工作。
与此同时,市委政法委、市交警大队迅速设置隔离线;东岳路街道协调工程车现场施工;市城管执法局第一时间组织应急队员开展抢险;市住建局组织突击队员火速支援;市供电公司安排专人架设应急用线线路;市水务集团、市农机局调运潜水泵抽排渍水。
积水情况非常复杂,为了确保安全,路段路灯全部断电,只得摸黑开展抢险。在现场,市领导及各单位部门负责人积极商讨处置方案,计划先把积水围堵起来,然后进行抽排作业。因道路旁建有围墙,有人提出沿着一边的围墙建挡水墙,但由于湖水还会不停倒灌,治标不治本。最终大家一致决定,沿着马路边建挡水墙,用沙袋堵住雨水口,防止湖水倒灌。
抢险队先安排队员将雨布铺在水里,再在旁边装运沙袋,由工程车运到积水中间,紧接着抢险人员站在1米多深的水中进行抢险工作,既可以提高抢险效率也可以确保抢险质量。
“只要能够快速排涝,我们不怕苦也不怕累!”罗胜景、曹彪、吕加兵等城管队员们主动要求入水抢险。在他们的带领下,第一批200余名抢险队员进入积水中,排成一道人墙,紧张有序地开展抢险。
“本来人在陆地上搬运沙袋就已经非常吃力了,更何况在水里了。”刘勇告诉记者,队员们为了把沙袋压严实,不得不弯腰低头潜入水里,双脚双手都被水浸得发白发皱,体力严重透支,实在累得受不了了,队员们就躺在马路上休整,待体力恢复后继续投入抢险。
8日早上7点半,第一批队员已筋疲力尽,为了不耽误抢险工作,黄安青始终坚守在抢险现场,并从市城管执法局调来第二批、第三批队员共计600余人,接连奋战50多个小时,以钢铁般的意志筑起了一道1200米长的隔离带,把积水全部“堵”实。之后各部门全力协作,设置了6台大功率潜水泵,一台“龙吸水”抽水设备,不间断抽排积水,成功化解了危机。
在各个险情处置中,市城区防洪(排渍)指挥部通过总结有效排涝抢险措施,形成经验做法,主动出击打有准备的仗。面对新一轮降雨,市城区防洪(排渍)指挥部做好充分准备,特别是针对尹家湖水位上涨情况,制订了应急预案,调动12台抽水机组,准备各类防汛物资,确保第一时间投入抢险。
责编丨伍清芬
主编丨范先浩
总编丨潘长发
云上大冶投稿邮箱:ysdaye@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