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婷 见习记者 冯鑫
五月初夏,承四时之雨露,枇杷在其他水果还未登场的时候,悄然挂满枝头,请君品尝初夏的味道。
殷祖镇继堂村气候湿润,新新果园地处绿水青山间,造就了枇杷果大皮薄、酸甜适口、入口即化、风味浓郁等特点。“经过四年辛勤种植,80亩枇杷林即将进入盛果期。”该果园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陈桂林说,2004年引进的白枇杷品种被国家林业局认定为国家级林木推广良种,品质综合指标超过国内外同类品种。
“最好吃的品种叫‘软条白砂’,从浙江引进,皮薄汁多。只使用生物有机肥,不打农药,纯绿色有机水果。”陈桂林介绍,“软条白砂”皮轻薄如纸,果肉晶莹透亮,甜而不腻。
“果肉是白色的,口感比较甜,汁水多、果核小,跟市面上常见的不一样。”前来游玩的王女士说,这次是带还没有复学的孩子们过来尝个鲜。特地过来采风的周女士说:“枇杷清甜爽口,跟这里纯天然无污染的自然环境有关,回去后要向朋友们大力推荐。”
以枇杷为主导产品的观光农业是当地的扶贫项目,村里的贫困户都盼着能借着枇杷采摘季的到来,脱掉贫困帽子。然而,受疫情影响,游客减少,长势喜人的枇杷还没有销路,陈桂林对着黄澄澄的枇杷犯了愁。
“枇杷成熟期在多雨的夏季,高温不易储存,采摘之后就要马上销售,不然就会带来很多的损失。”果农们种植枇杷的时间不长,在本地还没有形成成熟的产供销链条,陈桂林有些着急。
市交通局驻继堂村工作组负责人说,大家都在为果农想办法,联系媒体广泛宣传,邀请市民前来采摘,正在组织通过网络平台销售。
“五月枇杷第一果,这里的果子肉美汁多,欢迎大家来品尝采摘。”殷祖镇镇长吴艳不遗余力地推介。
据了解,该合作社是集水果种植、采摘、休闲观光为一体现代农业合作社,种植面积1000余亩,种有枇杷、柑橘、水蜜桃等二十多种精品水果。该基地作为继堂村的产业扶贫项目,已带动贫困户就业6人,参与入股分红的贫困户14户。陈桂林说,希望今年果园能够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促进贫困户稳定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