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黄进 通讯员 柯清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推进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发展人民政协事业作出了新的战略部署。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协工作会议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0周年大会上提出,要“发挥社会主义协商民主重要作用,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为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推动政协协商工作进一步向基层延伸,2019年以来,湖北省政协在全省县级政协中开展了“协商在一线”试点工作。大冶市政协被定为全省18个试点之一。一年来,市政协牢牢把握试点工作机遇,工作中坚持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涉及群众利益的事情在群众中广泛商量,努力凝聚共识,寻求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人民政协是党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协商在一线”工作始终在市委的领导下,高起点谋划,高标准推进。
人民政协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重要渠道和专门协商机构,要把坚持党的领导贯彻到政协全部工作之中。大冶市政协“协商在一线”试点工作得到了中共大冶市委、大冶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市委书记王刚专程到市政协调研指导,要求市政协要认真研究、勇于创新、大胆实践,形成全省“协商在一线”工作的“大冶样板”。市委副书记、市长周军热情鼓励政协委员积极探索,市政府将全力支持试点工作,并提供一切必要保障。
市政协“协商在一线”试点工作还得到了省政协、黄石市政协的大力指导和有力支持,确保了试点工作始终在党的领导和上级政协组织的指导下扎实开展。成立了高规格的“协商在一线”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协党组书记、副主席纪春明任组长,各党组成员和副主席任副组长,各委办室主任、机关党委副书记任领导小组成员,同时还成立了强有力的工作专班。结合实际认真做好顶层设计,研究制定了《大冶市政协“协商在一线”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及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重要文件,保证了试点工作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推进有力。
建立政协委员联络室,把协商平台建到群众家门口,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及时就地就近开展协商。
“协商在一线”,首先要求政协委员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了解社情民意,协商解决问题。
“协商在一线”工作启动后,市政协驻新冶社区联络室委员罗文、吴秀珍、华薇、罗丽芳、方芳等到新冶社区开展调研就遇到了一个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公租房管理混乱,租金高。
新冶社区党支部书记、主任徐子燕说,“我们社区的公租房就是原来的廉租房,那里的住户经常来社区反映公租房的管理和房租问题,有的人情绪很激动。我们反复给他们讲市里的相关政策,他们都听不进去,说政府不关心他们。”
群众利益无小事!群众反映的问题往往就是民生大问题!罗文是驻新冶社区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带着这个问题,他带领联络室的10位委员深入公租房小区进行了走访和调研。
新冶社区公租房位于金湖大道,是市政府于2006年建成的第一批廉租房,安置了120户下岗职工和贫困居民。时隔13年,最初入住的居民群体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管理工作没有及时有效跟进,导致矛盾重重,一些住户反映租金过高。
是政府的责任,还是居民群众的问题?罗文认为委员联络室有责任把市政府相关部门、街道、社区负责人和居民代表请到一起进行协商,消除隔阂,化解矛盾。
协商会上,公租房住户代表反映了公租房管理混乱和租金问题,市发改局、市民政局、市住房保障局的负责人,就公租房租金的收费标准及政策向住户代表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宣传。
在新冶社区委员联络室协商会现场,市住房保障局局长余翠华说,“我市公租房实行的是差别化租金,最低收入家庭、低收入家庭和中低收入家庭及其他住房困难家庭,租金是不一样的。居民家庭收入是动态变化的,有的低保家庭收入增加并超过低保标准,其房租自然而然就上靠一个档。我市公租房实行差别化租金后,房租一直都没有涨过。”
参与协商的政协委员就如何加强公租房的管理提出了很多好的意见建议,公租房的租金问题得到了住户代表的理解。协商会气氛热烈,大家充分沟通和交流,形成了良好共识。
在基层一线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发现问题、“面对面”协商解决问题,是政协委员联络室的重要工作内容。2019年初,市政协先后在街道社区、村组、企业和委员界别小组建立了6个委员基层联络室。按照有固定场所、有标识标牌、有人员队伍、有工作制度、有活动载体、有档案资料、有总结宣传、有督办考核的“八有”标准规范委员联络室建设。建立“4+1”工作机制,每月4次驻室接待和走访群众,广泛收集社情民意;每月1次集中协商,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及时协商处理。
市政协常委、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民族宗教界政协委员联络室主任石梅娇说,“设立政协委员联络室,创新了政协委员的履职方式,拓展了政协委员的履职空间,为政协委员在基层一线履职打造了一个全新的工作平台。”
委员联络室定期组织委员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真心向群众了解情况,真情听取群众诉求,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协商解决,或提出协商解决意见报请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研究解决。
在民主社区委员联络室协商会现场,就管道天然气改造工作,市政协委员、驻民主社区委员联络室主任李军霞说,“通过各方认真协商并在华润天然气公司的大力支持下,本次协商会形成共识,民主社区管道天然气改造工作先在工行小区161户进行试点,然后逐步覆盖辖区内其他6处住宅小区。”
一张张笑脸,一阵阵掌声,预示着又一个群众反映的问题通过政协委员的协商得到了解决。
委员联络室成立以来,驻室委员对老城区天然气管道安装难、公租房管理混乱、小区餐饮店油烟扰民、城区学校学位不足、石家菜园小区地下人行通道安全隐患、赵保湖围垸黑臭水体污染、村级产业难发展等问题,深入调查研究,及时开展协商,形成调研报告8篇,就地就近协商解决问题11件,向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报送社情民意信息16篇,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建议30余条。
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认真开展思想政治引领、积极协商建言资政,凝聚发展正能量。
人民政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型跨越发展中的大冶正面临着加速换档全力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不同层面、不同区域群众的利益诉求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元,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至关重要。市政协充分发挥人民政协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切实肩负起“落实下去、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把“协商在一线”打造成资政建言、凝聚共识“双向发力”的重要工作平台。
依托“协商在一线”工作平台,近年来,市政协委员深入基层一线,围绕实施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三产融合、加快铝型材产业转型升级、加强矿山环境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推进农村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加强农村医疗机构改革及乡医队伍建设、推动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和创新、加强普惠性学前教育、古村落和古民居保护、巩固文明创建成果等问题,进行专题协商、对口协商和界别协商。这些问题都是全市的中心工作或者民计民生工作中的热点、难点、焦点、痛点和堵点问题,通过思想政治引领、积极建言资政,形成了广泛共识,凝聚了推动大冶高质量发展的强大正能量。
构建政协委员广泛联系群众的工作机制,把委员履职的触角扩展到全社会、延伸到最基层,使社情民意渠道更加畅通。
有效的协商,离不开广泛多层的社会参与,社会参与越广泛,就越能建立协商民主的公信力。“协商在一线”工作中,市政协构建了委员联系界别群众的工作机制,让每位政协委员广泛联系群众。政协委员根据所属界别、工作性质、驻点单位和生活区域,有代表性地选择2-3名群众建立联系。271名政协委员均有固定的联系对象,涵盖了所有的界别和社会阶层。政协委员采取电话、微信、QQ、电子邮件、信函、走访、座谈等多种方式,与结对群众保持全天候联系,随时随地向他们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随时随地听取各界别、各阶层群众的意愿和心声,及时收集他们的意见和诉求,积极做好释疑解惑、化解矛盾、理顺情绪的工作,促进了社会和谐。
积极开展“三进”活动,使政协委员工作有抓手、履职有渠道,进一步打通了委员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推进政协委员“进社区、进企业、进村组”活动,进一步打通政协委员深入基层一线履职的渠道。“三进”活动以界别小组为单位,要求完成“五个一”任务:开展一次公益活动、帮助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至少提供一条有价值的社情民意信息、提交一份优质提案、小组形成一份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活动开展以来,各小组充分发挥界别优势,集中开展政策宣讲、扶贫济困、健康义诊、文化惠民、法律援助等助民惠民活动,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市工商联、经济界政协委员开展了以“委员连企业、服务到家门”为主题的服务周活动,集中向300多家企业发放《大冶市民营企业经济发展服务政策汇编》,及时将服务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宣传到各家企业。联合有关部门召开减税降费政策答疑问需座谈会、银企对接座谈会,推动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顺富纺织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黄浩胜说,“市政协和政协委员对我们民营企业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使我们对党的政策更了解了,对政府更信任了,对自己的企业更有信心了!”
纪春明说,“开展‘协商在一线’工作,使政协委员能够深入基层一线密切联系群众、广泛收集社情民意、积极协商建言献策、认真开展民主监督、有效参与基层治理,上为党分忧、下为民参政,在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搭起了一座和谐的‘连心桥’。”
同心建言资政,凝聚强大正能量;同向凝聚共识,画出最大同心圆!新时代的大冶政协和政协委员努力为国履职、为民尽责,把事业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为全力当好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排头兵、鄂东转型发展领头羊,着力打造黄石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乡村振兴“大冶样板”,奋力实现“实力大冶、美丽大冶、幸福大冶”,贡献政协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