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走进宝坻区小辛码头村:古渡渔村 华丽转身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天津北方网讯: 随着一片片青瓦铺设整齐,眼前这栋老宅的屋檐面目一新,经过3个多月的重建修整,屋顶和外立面也逐步完工。 冬季的乡

壮阔东方潮 奋进新时代: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

  天津北方网讯:随着一片片青瓦铺设整齐,眼前这栋老宅的屋檐面目一新,经过3个多月的重建修整,屋顶和外立面也逐步完工。 

  冬季的乡村日渐沉寂,但宝坻区小辛码头村依然热闹。

  在村东头的小路上,记者见到了村党支部书记徐江,此时他正和工人们一起忙着清理路面上的杂物。“如果天气好的话,明后天就能铺沥青了。”拍拍身上的尘土,徐江指着不远处的民居对记者说:“今年8月份我们村启动了民居改造工程,一期以灰、白、红颜色为主线,对全村139所房屋进行改造,眼瞅着就快完工了。”

  漫步在小辛码头村,映着青瓦白墙水乡风韵民居的是粗壮的柳树、九河漕运的牌坊、螃蟹垂钓园、水稻文化园、道德文化长廊和了凡纪念广场。

  “以前,易涝没收成是我们村的真实写照。如今,农家游让村民赚得盆满钵满,这都得益于党的好政策。”徐江感慨道。

  小辛码头村紧邻美丽的潮白河,拥有稻田2750亩,有着“千年古渡”之称,也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2010年开始,宝坻区镇两级持续加大投入,小村庄形成了了凡文化、稻事文化、漕运文化、农耕文化四大文化旅游主题,建起了26个农家院,每天可以提供400名游客住宿和2000人的就餐服务。

  乡村游彻底激活了小辛码头村,该村也从过去大部分村民外出打工,变成了如今的回乡创业。李超就是其中之一。

  潮白河鲫鱼、柴鸡蛋、土鸡炖蘑菇、新稻米蒸的米饭……在李超古香古色的农家院内,游客们对农家菜赞不绝口。2014年,24岁的李超辞去了城里的工作,投入40万元改造老屋,打造明清风格的精品农家院。“每天的游客都能达到50到200人,收入相比以前打工算是翻了好几番。”谈起如今的生活,李超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回乡创业,值了!”

  8年时间,古渡渔村实现华丽转身。每年接待游客数量达到15万人次,村民年人均收入从过去不足1万元提高到了3万余元。

  眼下,房屋改造工程,又为村庄的旅游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明年开春还将启动公共配套服务提升、生态景观打造等二期工程。小辛码头村又迎来了新的起点。”谈及未来,徐江信心满满。(津云新闻编辑曲璐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33288/
1
上一篇武清区创新行政审批服务新模式 “容缺后补”推动项目早落地
下一篇 《委办局长年终系列访谈》聚焦企业注册登记便利化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