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北方网讯:本市众多房企连日来“冲刺”完成年中业绩指标,在楼市一派红火的背后,记者深入调查发现越来越多的买房人出现焦虑情绪,以下三大问题较让他们担心。
“日光盘”销售是否造假
5月以来,天津市区和环城新项目多次出现“日光盘”。一些热门房源上市推介现场人头攒动,摇号场面壮观。市民张女士多次到西青某热门项目摇号,尽管较近一次终于摇号成功,但是成交价格已经比首次开盘时每平方米上涨了近5000元。
记者了解到本市环城地区热门新房在限价政策下,有的比周边二手房价格略低,还有的比新拍卖成功的地价高不了多少,很多人认为买到新房便意味着净赚。但同时,一些买房人质疑房企采取“饥饿营销”等方式,申请销售许可的进度刻意放慢,便于后期上市项目申请调价。另外,有消息称为摇号提供软件服务的科技公司和开发商有利益关系,因此越来越多买房人呼吁强化公开透明的全程监管措施,让弄虚作假的房企受到严惩。

误导外地买房人“抢房”
上半年楼市中,“新天津人”买房人数激增。借此机会,不仅个别房企明目张胆以“买房落户”作为营销口号,还有多家自媒体撰文制造紧张情绪,大量房企销售人员也将此消息转发。市公安局和市房地产主管部门近日都对此辟谣,并提醒人们有政策疑问一定要到相关政府部门进行咨询。
记者采访了解到,本市正在严查房企在销售活动中发布“买房可送天津户口”违规广告。没有购房资格的外地买房人被误导收取定金的行为正在被纠正。对外散布房屋涨价、房源供不应求等虚假信息,制造市场紧张氛围等情况的房企已经被关闭网签商品房买卖合同功能。
学区房名不符实纠纷多
在二手房交易纠纷中,学区房问题相当突出。记者走访市场了解到,除了很多具有现房优势的市区二手房被中介和房主包装成“优质学区房”,市区一些重点中小学附近的公寓项目也被中介当作“优质学区房”来推介。可是今年一些重点小学公布的划片的学区房仅仅是学校附近的有限几个住宅小区,根本就不包含近年新建的公寓项目。此外,受生源人数等影响,很多学校对招生区域还适当进行调整,学区片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业内人士提示在购买学区房之前应先向教育部门和户籍管理部门咨询详细情况,多做了解。在签订合同的同时,要对原房主户口迁出时间及违约责任作出明确约定,以维护买方的权益。(津云新闻编辑侯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