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张雪飞 1月29日,“穷游者”孙永在网上火了。他在1月24日被杭州警方救助,但在救助站,工作人员登记后发现,孙永在全国一共被救助过234次。记者后来了解到,孙永现年27岁,甘肃人,自述想要出去游玩,出门随身只带一部分钱,花光之后就乞讨,甚至住过桥洞下面,没办法了就去救助站。目前,救助站工作人员表示已为孙永购买了火车票送他回家。
“穷游”是有规划有意识降低成本的自助旅游。如果说孙永旅行途中没钱了就去救助站这一做法是他有规划有意识而为之的话,那么我们就要对孙永的“穷游”之旅画上一个大大的问号了。难道冠以“穷游”之名,就可以堂而皇之地求助救助站、浪费国家救助资源了吗?
答案当然是不,但在该新闻下的网友评论中有人指出,现在有很多混迹于救助站的所谓“穷游”的年轻人,他们称之曰“跑站”。在救助站有吃有喝夏有空调冬有暖气,临了还能白白混张回家的车票,连路费都省了,如此美事,怪不得有人想钻这个空子呢。可是不对啊,救助站似乎并没有为“穷游者”做落脚点的功能,也没义务为他们负担回家的车票啊!而救助站就像一个无奈的妈妈,面对不肯长大的孩子,打不得说不得,只好默默承担了这一切,不然,孙永怎么会“得逞”200多次呢?
其实“穷游”也好“富游”也罢,做人的底线不能丢,如果旅游到较后需要自己乞讨才能支撑下去,那么这种旅游还有什么必要,乞讨是能陶冶情操,还是能感化心灵呀?更别提要浪费国家救助资源,资源就那么多,你占用了,真正需要救助的人就得不到了。如此自私自利的行径,就不要借着“穷游”之名招摇了。
有网友总结得好,这分明是“老赖式旅游”。仗着的就是政府不会不管他,公家便宜能占就占。既然“跑站”的年轻人都这样想,那么政府是不是也应该给他们“断奶”了?对于恶意“跑站”的人是不是应该有相关规定进行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