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陈庆璞 近期极其火热、让众多玩家欲罢不能的小程序答题游戏《头脑王者》,1月30日晚间突然下架。次日游戏官方给出说明,称因题目审核不严谨,违反了《即时通讯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紧接着又发了第二道致歉声明,表示将加强题库管理,改进审核机制,端正价值取向,并终止用户上传题目功能。
《头脑王者》的答题玩法并不是首创,但借着渐渐起势的微信小程序的东风,可谓火得一塌糊涂。在线答题竞赛,追逐更高段位,享受“学霸”快感,乃至自己设计上传一些趣味题目和答案,都让用户产生了较高黏性。不过,从本质来看,《头脑王者》类的游戏应用,并不是简单的竞技闯关类游戏,平台上呈现的题目和答案,伴随着较高的用户流量,已经是很具规模的互联网内容发布了。
大致来看,《头脑王者》的题目涉及自然和社会的方方面面,数学、物理、文学、影视、政治、历史……除了那些正常的题目,很多网友的出题,有的过偏,过分集中于自己熟悉的小圈子,失去了知识的意义;有的则涉嫌低俗,比如有题目问某艺人的职业,正确答案被设计得不堪入目;有的题目更是有意无意混淆、消解历史,以娱乐、调侃乃至泄愤为能事,价值导向严重偏离。这些都是《头脑王者》被下架的重要原因。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任何互联网内容的出版和发布,都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遵守社会公序良俗,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答题类游戏应用,虽然不是传统的图书、报刊、影视、网络论坛等直接的内容生产平台,但在过关得分的一问一答中,成千上万条知识内容同样需要遵守法律法规,遵循正确的价值导向。此前,花椒答题直播就因为内容把关不严被约谈和责令整改,此番《头脑王者》的下架,更是给所有互联网应用敲响了警钟。
当前,互联网风口多,商业模式五花八门,像自助出题增强娱乐性的答题游戏,像算法类的资讯平台,一个共同的大毛病就是忽略了人工的监管,过分强调机器的算法或者网友自发的“创造”,导致相关互联网生态泥沙俱下。这种模式和倾向必须加以纠正,只有当服务提供者——活生生的人尽到了审核和把关责任,当用户普遍养成了自律意识,健康的互联网业态才会真正得到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