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张雪飞 “我的呱儿子怎么就知道看书,也不出门转转啊?”“我的崽倒是出门了,可它怎么连张照片都不寄回来?担心死了”……较近一只小青蛙刷爆了朋友圈,它是一款叫做《旅行青蛙》游戏中的角色。这款游戏主角只有一只小青蛙,每天在一间小屋子里,孤独地吃饭、看书、写信。缘分到了,就背起背包出门。过段时间,又会回来重复单调的生活。而屏幕这头的玩家,看着自己养的“孩子”,除了帮它积攒三叶草(相当于金钱),给它准备较简单的行囊,其他什么都做不了。可也正是这样一款游戏,在朋友圈火了。很多人都说:玩完这个游戏,理解我妈了,特别想给她打一个电话。
《旅行青蛙》做到了什么?有人在《旅行青蛙》中体会到了父母“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的心情,孩子养大了希望他出门闯荡,真出门了又担心他在外过得不好;有人从小青蛙身上看到了自己,一个人吃饭一个人读书一个人睡觉,偶尔和朋友聚个会,回家来又是孤枕难眠。其实,这未必是游戏开发者的初心,倒扎扎实实是各玩家从游戏中折射出来的心态。虽然玩的是游戏,看到的却仿佛是自己的人生啊。
更多的玩家扮演的可能是苦苦等待蛙儿子回来的慈母,由于游戏的不可控性,你没办法操控青蛙出去还是回来。有时候它一宅就是好几天,你担心它闷出病来;有时候它一走就杳无音讯,你心里又恨又急又盼。恍然大悟,为什么爸爸总让我发几张照片给他,为什么妈妈总让我打电话回家,原来他们担心又小心翼翼生怕我烦的心情,是这个样子的啊。
一款好的游戏,在极简的设计中,能让人品出各种不同的滋味。有人从《旅行青蛙》中看到了父母,有人看到了自己,那么你呢,看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