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评论:孩子变“熊” 责在家长

天津网 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张平 跷二郎腿,边嚼槟榔边抽烟,一副老练的样子……日前,湖南娄底新化县网友的朋友圈被一名4岁男孩抽烟嚼槟榔的视频刷屏了。当地镇干部表示,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已派基层干部对孩子爷爷奶奶进行批评教育,孩子也做了妥善安置。 4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张平 跷二郎腿,边嚼槟榔边抽烟,一副老练的样子……日前,湖南娄底新化县网友的朋友圈被一名4岁男孩抽烟嚼槟榔的视频刷屏了。当地镇干部表示,孩子父母在外打工,已派基层干部对孩子爷爷奶奶进行批评教育,孩子也做了妥善安置。

  4岁孩子不仅染上吸烟恶习,而且有了一年多烟龄,让人咋舌。就在一些人对孩子“小大人”式举动感到新奇之余,对孩子而言,损害的是健康,祸害的是心灵。

  现实中,一些家长教唆孩子喝酒、抽烟、损坏汽车,甚至让娃开车上路的情形并不鲜见。当家长们看到孩子被酒辣、被烟呛得囧相,认为“很好玩”,或许这本身并没有多大的主观恶意,仅仅在“逗小孩”,然而客观结果却不容忽视,很容易造成孩子厌恶家长,缺少安全感,缺少被尊重的感受,这对他们今后的成长极为不利。更令人担忧的是,当“熊孩子”的破坏力由单纯的调皮捣蛋、性格孤僻,上升到损坏他人财物、破坏公共秩序甚至威胁到他人和自身安全时,后悔恐怕为时已晚。

  没有不爱孩子的家长,而问题是一些家长对孩子的爱很极端。面对孩子的陋习,出于溺爱,尤其是隔辈人,往往对孩子的不文明举动进行无原则的维护,认为长大了陋习即“自愈”,而孩子与生俱来的模仿能力,让他们在错误的认知中循环反复,以致在他们幼小心灵中种下不守规则、缺乏文明的种子,对其一生产生深远影响。还有一些家长注重孩子的物质需求,而忽视他们的精神成长。与新闻中的留守儿童一样,孩子的问题不是吃饱穿暖,而是陪伴他们成长,让孩子懂礼仪,知是非,培养健全与健康的人格,不让他们在家凶,在外熊。

  父母是孩子较好的老师,当我们为了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四处奔波时,不如躬身自省,是否花 了更多心思以身作则,帮助孩子分辨优劣对错,循循善诱,养成良好的待人接物方式与生活习惯, 这对孩子而言将终身获益。孩子与“熊孩子”的一字之差,往往在家长们的一念之间,马虎不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26333/
1
上一篇人工智能招聘缺口较大 开高薪仍然“一才难求”
下一篇 岁末年初注意防盗 警方教您如何保卫“钱袋子”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