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宋学敏 网友发布的现场图片显示,在铜陵市38路公交线上的老洲镇(单边站),站牌印有“以人为本共创文明城市,团结一心共建和谐常德”字样。18日,铜陵市公交总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向媒体证实,上述站牌确系公交总公司所立,目前,错误的宣传语已经被撤下,会使用铜陵市统一的广告用语,预计本周六前重新做好。
安徽铜陵要团结一心共建和谐常德?网上的评论很是欢乐,有“大常德人民发来一封感谢信!”也有人建议“安徽铜陵与湖南常德结为友好城市,互相以推荐旅游景点美食为标题的广告,这样较好不过。”当然,更多的是质疑,这得是多懒,抄作业连名字也抄上了?写标语的、印标语的、张贴标语的、验收站牌的太不上心了,这些环节哪怕有一个把好关,都不会闹出此笑话,真是匪夷所思!匪夷所思吗?然而,陕西神木县、哈尔滨市金水区表示不服!去年2月份,哈尔滨金水区房管局大门口“创全国文明城市知识宣传栏”上,赫然印着“人文宝鸡,活力宝鸡,和谐宝鸡”等字样;几个月后,陕西神木县街头的文明宣传标语,开头句话竟是“爱国爱家,爱我长沙”。宣传标语的48个字与3年前长沙市发布的文明公约完全相同,被网友称之为“神木爱长沙”。
宣传标语中玩出地名“穿越”,“铜陵要团结一心共建和谐常德”“神木爱长沙”式的笑话一再上演,令人喷饭。然而,这些摆在公共场所明显的“抄袭”毕竟能很快被公众识破揭发,而普通人难以得见的一些基层的文件材料、报告的抄袭泛滥程度,恐怕还要严重得多。新华社不久前报道说,“所谓‘传递式’发文、‘共享式’写作,是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甚至干部常用的套路。说白了其实就是生搬硬抄。”有的地方公文照搬照抄,甚至连地名、人名、数据都不加修改,出现各种令人瞠目的文件材料和干部发言,甚至连差错都抄袭不误。
“传递式”发文、“共享式”写作是文牍主义、形式主义的表现。抄袭者深谙抄袭的好处:“拿来主义”较省事较方便、抄得“好的”还较没风险,即便被戳穿貌似风险也不大,“罚酒三杯”式的处罚让后来者不知敬畏,于是,“不抄白不抄,白抄谁不抄”,下级抄上级,地方抄地方,抄袭之风泛滥不止。当然,一些地方和部门搞文山会海,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也让很多公务人员疲于奔命,抄袭成了敷衍了事较好的托词。
形式主义害死人,抄袭之风毒化了务实作风,大话空话套话造成了思想活力和创新能力的下降,这是病,得治!减少文山会海,倡导真抓实干的工作作风,加大公文写作的检查力度,让抄袭者得到曝光和惩罚,抄袭之风才能被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