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陈庆璞 近日,云南鲁甸“冰花男孩”王福满感动了网络,他顶着严寒徒步十里山路上学,一张在教室里满头冰花的照片让不少网友“泪奔”。各界纷纷献出爱心,很快筹集了30多万元善款。可男孩只得到500元的传言不胫而走,当地教育部门出面澄清,云南省青基会也公布了善款去向。
树上的冰花很美,可8岁男孩王福满头上的冰花只能让人感到心酸。如果不是照片,大多数国民很难想象我国部分贫困地区的孩子还处于这样的境遇。贫困不可怕,中央已经把全面消除贫困作为未来几年的工作目标,全社会也有充足的信心打好脱贫攻坚战。“冰花男孩”走红后如雪片飞来的善款,正显示出温暖人心、向贫困宣战的磅礴力量。
正能量满满的故事,不经意间却出了个小误会。30多万善款,男孩只收到500元?以往有些地方的慈善活动,关于善款去向、具体分配,屡被曝光不透明之处,引发社会质疑。惯性之下,“500元”的传言一出,公众难免将信将疑。好在,当地回应道,王福满已收到8000元,剩下的善款捐给了云南多个贫困县和“冰花男孩”有同样困难的孩子们。
应该说,这还是那个“点对点”慈善活动的老问题。公众在捐款时,也许主观上确实想捐给小福满,也许并没有太仔细阅读倡议书具体条款,但即便不是严格的“点对点”,如果善款能给到和“冰花男孩”一样在严寒中上学的孩子手里,那大家的爱心想必也能得到安慰,因为这些付出,可以让较需要的群体得到帮助,改善境遇。
爱心可以不求回报,但善款支出一定要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账本。以往历次慈善事件公关危机,往往就起因于慈善的执行单位公开意识不强,收了多少善款,支出了多少,给谁了,从不给公众一个明白账。任凭传言、质疑传播,仍是捂着、躲着,导致误会越积越深。这次,鲁甸教育部门的回应还算及时,云南省青基会的账本也初步公开,好事就应该做好,温暖的慈善可以缓解贫困的严寒,透明的慈善才能融化误会的“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