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以电代煤"改造首批居民受益 筒子楼用上电采暖

天津网讯 天津日报记者苏晓梅 “今后再也不用烧煤取暖了。”81岁高龄的李培林大爷像孩子般开心地笑着。他已经在山西路89号的筒子楼里住了20年,日前成为天津首批“以电代煤”“电采暖”改造受益的居民。 “电暖器一开,几分钟屋里就热了。”李培林大爷说,“

  天津网讯 天津日报记者苏晓梅  “今后再也不用烧煤取暖了。”81岁高龄的李培林大爷像孩子般开心地笑着。他已经在山西路89号的筒子楼里住了20年,日前成为天津首批“以电代煤”“电采暖”改造受益居民

  “电暖器一开,几分钟屋里就热了。”李培林大爷说,“以前每到冬天,买蜂窝煤、安烟囱、拆烟囱,都要靠邻居帮助。刮风天还往屋里呛烟,弄不好就会煤气中毒。”

  由于历史原因、热源有限等因素,和平区有50多万平方米居民住宅无法并入市政供热大网。经过半个多月的紧张施工,居住在沈阳道周边的部分居民开始享受“电采暖”,用上了“固体蓄热式电暖器”。

  蒙古路社区居委会主任吴吉芬介绍,“每日21点至次日6点电费0.3元,其他时间0.49元。‘固体蓄热式电暖器’可以在电费波谷期间储能供全天使用,每年供暖期在电费波谷时段,市、区两级政府还为每度电分别补贴0.1元。”此外,政府给予每台电暖器较高1200元补贴,李培林大爷家13平方米,他选择了一款售价1980元的1600瓦电暖器,自己仅花费780元。

  城南供电营销部的孟凡杰介绍,此次和平区“煤改电”工程涉及居民146户,房屋302间,总建筑面积2821.93平方米,平均每户面积为15至18平方米。按照电暖器较大3600瓦计算,要使供热达标,每户每天需用电30度左右,日花费电费约3元。

  为确保电力供暖安全稳定,电力部门对试点居民区进行了配套电力设施改造和提升,新建一座630千伏安箱式站,并将原有土建站由630千伏安增容至1250千伏安。春节前,146户将全部实现“以电代煤”供暖。

  电力工作人员正在为李培林大爷家安装分线盒时,家住万全道108号的徐阿姨和老伴儿路过,老两口急切地询问:“什么时候能改到我们那里?”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20075/
1
上一篇供热站煤改燃小区不再飘煤渣 空气清新噪音消失
下一篇 天津治理工程建设质量问题 新房有“常见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