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记者 梁爽 《中国天文年历》显示,明日0时27分,迎来“冬至”节气,“数九寒天”模式即将启动。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冬至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冬至,是个历史悠久的节气。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了冬至。它是二十四节气中较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23日。
12月22日0时27分,进入“冬至”节气,冬至意味着天气变得更加寒冷。进入冬至,也进入了数九寒冬,通常这是冬天较冷的阶段。但是近期的气温和节气有些唱反调,全国呈现出较大幅度的回暖,21日至22日,不仅北方的气温为近期较高,南方这个周末气温也是近期较暖。
中央气象台预计,由于冷空气实力较弱,未来两天,北京中南部、天津、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山西中部、山东中西部等地的大气扩散条件较差,有轻度霾,河北沿山地区、山东西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中度霾。其中北京地区22日受弱冷空气影响,大气扩散条件略有好转。23日后半夜起,受较大范围冷空气影响,上述地区霾天气逐渐减弱或消散。
“冬至节气,天津平均气温-3.4℃,平均降水量1.5毫米。但是由于近期冷空气偏弱,不仅我国南北同暖,而且南北均处于干燥状态。12月以来,除了东北、贵州等地降水较常年偏多,其他大部降水较常年偏少,尤其是华北11月就降水偏少,天津11月无雨,12月以来仍然降水持续偏少。”市气象台专家表示,这个冬至以温暖开篇,大家有些不适应,但是目前的暖也是暂时性的,24日就有冷空气来,相对于前期的冷而言,早晚气温仍然较低。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吃饺子成为多数中国人冬至的风俗。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省滕州市流行冬至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
【冬至应节食物】
冬至作为历史较悠久的节气之一,大江南北都有不同的庆祝方式,下面来细数不同地方的冬至食物吧。
北方普遍吃饺子
因为冬天耳朵容易冻掉,冬至吃饺子为了保护“被冻着的耳朵”。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南方普遍吃汤圆
我怎么记得冬至是吃汤圆呢?“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对对对,你们说得都对。之所以有这个饺子汤圆之争,还是因为冬至节气的特殊性,在这个「阴极之至,阳极始生」的节气中。食补必不可少,因此,就出现不同地方过冬至的习俗不一样。
南方沿海地区汉族民谚云:“冬至大如年”。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
冬至那天,天还未亮,妇女们就起来生火煮汤圆,先敬天祭祖,再全家围坐吃汤圆。所以冬至吃汤圆,除了表示太阳(阳光)逐渐回来,也代表团圆的意思,现代人更喜欢把它当成圆满的象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