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不主动和人握手、不暴露职业,不介意别人的忌讳 80后殡葬从业者:敬畏生命 好好生活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程贞贞 实习生 徐锦博)清明节前后,殡葬行业的各种话题,成为大家热议的内容。很多人不清楚,那些以殡葬为业的人的生活。 近日,记者走进黄石市殡葬管理所,了解殡葬从业者的工作和生活,他们有共同的感受:对生命的敬畏,

  

不主动和人握手、不暴露职业,不介意别人的忌讳 80后殡葬从业者:敬畏生命 好好生活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东楚晚报 记者 程贞贞 实习生 徐锦博)清明节前后,殡葬行业的各种话题,成为大家热议的内容。很多人不清楚,那些以殡葬为业的人的生活。
  近日,记者走进黄石市殡葬管理所,了解殡葬从业者的工作和生活,他们有共同的感受:对生命的畏,是殡葬这份职业的较高境界。
  次看到解剖被吓哭了
  黄石市殡仪馆有很多80后、90后工作人员,这些年轻人,刚从事殡葬行业,是从克服自己的心理关开始的。
  黄石市殡仪馆业务部主任陈彬,2004年从长沙民政学院毕业后到此上班。次接触逝者遗体时的场面,她至今记忆犹新。
  那年,一名无故死亡的小男孩家属要求查明死亡原因。当时天气炎热,陈彬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走进解剖室,看到解剖师正在工作,她当场吓得哭出来了。尽管在学校里培训过,也想象过,但真的亲眼见到了,陈彬还是有点崩溃的感觉。
  跟陈彬不一样,1982年出生的张跃峰显得比较淡定。他是火化接运班组成员,主要负责遗体接运和入殓。他的父母都是从殡仪馆退休的,他小时候就经常进出殡仪馆。
  他22岁时到黄石市殡仪馆上班后,次为逝者入殓,他没有直接看逝者的脸,而是把盖布从脚部往上掀开。
  “不是怕,而是内心对逝者有一种敬畏。”张跃峰说。

  真诚帮客户获赞誉


  殡仪馆的工作,在外人看来不普通,但对在这里工作的人来讲,它跟其他工作是一样普通的。他们要把服务做好,给逝者较后的尊严。
  陈彬并没有因“次”吓哭而吓倒,她想办法克服自己恐惧的心理。闲暇时,她跑去给整容师打下手,给遗体做简单的化妆、穿戴工作,她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越来越强。
  有一次,陈彬带着发烧的女儿在医院打针,单位一个电话打来,要求临时增加一个女子穿衣的服务。陈彬二话没说就赶去单位。
  1988年出生的袁洁,在公墓管理处业务室工作。2011年,一位家住黄石港的客户来办理刻碑手续,不慎将老人的照片落在出租车上。接待业务的袁洁得知后,为了不让客户来回奔波,主动将自己的QQ号告诉客户,让客户直接把照片发到她的邮箱。
  就是这么一件小事,赢得了客户的赞誉。客户专门给袁洁的领导打电话,表扬她服务细心周到。
  2013年清明节,一位70多岁的老人到公墓业务室查询亲属墓位,但是老人行动不便,对墓区十分不熟悉。袁洁主动提出搀扶老人上山,扫完墓后,又扶老人下山。帮老人完成了愿望,老人拿出100元钱打算感谢袁洁,被袁洁婉拒了。


  不介意外人的忌讳

  “业务员是殡葬行业的窗口,员工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自身的形象和素质,更代表了殡葬行业的形象。”袁洁说,将殡葬行业作为自己的职业,提供较好的服务,这是每个殡葬从业者共同的要求。
  但是,服务做得再好,因不了解,也有人不理解他们。
  张跃峰有一次外出接运遗体,把灵车停在一家商店门口好几米处,店主叫他停远一点。他再次发动车辆,又挪了几米。
  同事的孩子学校要填表格,同事在父母职业一栏填了“无”。这是因为同事怕老师对孩子另眼相看。
  逢年过节走亲戚,陈彬和她的同事们都要挑日子,怕别人有忌讳。参加婚礼,这些人还要考虑对方能不能接受。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也不主动跟人握手,担心别人介意,避免尴尬。
  不过,这些事情,陈彬他们都习惯了。既然入了这一行,就已经做好了足够的心理准备。不管外人理解或不理解,他们有一杆秤,去衡量对这份职业的热度,和对生命敬畏。
  因为对生命的敬畏,他们更懂得,活着,就要好好地生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9901/
1
上一篇就业?创业?——大学生毕业选择调查
下一篇 湖北老乡代烈士父母扫墓 日喀则民政局:请家属放心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