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评论:让绿色祭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又到了追思先人、追忆逝者、展望未来的时节。在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当下,人们在追忆儿时青山绿水发出无限感慨的同时,更有义务改变传统陈旧祭扫方式,让绿色祭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目前,虽

    新华社北京4月4日电  年年清明,今又清明。在草长莺飞的季节里,又到了追思先人、追忆逝者、展望未来的时节。在大气污染越来越严重的当下,人们在追忆儿时青山绿水发出无限感慨的同时,更有义务改变传统陈旧祭扫方式,让绿色祭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目前,虽然我国大多数地区已经实现了由土葬向火葬的变革,但囿于“讲究风水”和“入土为安”等传统观念,在某些地方还存在“薄养厚葬”的风俗,一些人尽管对父母生前的照顾未必周到,但葬礼和祭奠却一定要办得体面、风光,导致各种豪华的塔陵、墓碑仍屡见不鲜,祭扫时仍把燃放鞭炮、焚烧祭品作为不二选择。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较多的,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脆弱的生态环境在日益复杂而繁琐的殡葬活动中难堪重负。如果这种现象长期得不到改善,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还会继续遭受影响。正因为如此,推动绿色祭奠成为新的生活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清明节的核心价值是对先人的敬仰和缅怀。中国人向来有慎终追远的传统,家的观念非常强烈,家谱、祠堂、祖坟等是强化家族观念和传承家族记忆的重要载体。然而,心的怀念不在于烧多少冥币,更不在于建造多豪华的墓地,而在于思考自己在对待长辈中的得失,怀念长者的恩情,改善未来的行为。为子孙后代留下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绿色祭奠,显然与这些理念更相符。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发展道路,政府部门、企业以及每一位公民都不能置身事外、袖手旁观。有关部门需要引导群众探索音乐、诗歌、公祭墙、放风筝、郊游、海葬等形式祭奠逝者,使清明祭扫在和谐温馨的气氛下进行,逐步形成绿色祭奠的生活方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9516/
1
上一篇评论:不玩航拍 都不好意思叫高科技
下一篇 评论:嘲讽“裸捐”保安 是精致的利己主义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