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每班一个班主任,到每个导师带十多名学生;从德育大多是主课班主任的活,到各科教师全员参与德育。鄞州区的中小学正告别“班主任时代”,进入“德育导师制”模式。
近日,鄞州区出台《关于全面推进鄞州区中小学德育导师制工作的实施意见》,全区高中、中心初中、中心(级)小学,将从2015学年学期入学新生开始实施德育导师制,逐步向各年级段推行。
那么,什么是德育导师制?据悉,班级德育导师团队由首席导师和导师组成,首席导师一般由工作经验丰富、组织协调能力强的教师担任,导师一般由1名至3名任课教师担任。由首席导师统筹协调,在师生双向选择的基础上,以一位导师对多个受导学生的方式进行结对。
鄞州实验中学从建校之日起,全校便实行德育导师制。每个班级没有班主任,只有1首2副德育导师。首导相当于以前的班主任,由有班主任经验的资深教师担任,副导由其他任课教师担任,一般为青年教师,3位导师共同负责班级德育工作。
“让每个老师都参与德育,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关注,这是德育导师制的初衷。”鄞州实验中学副校长任世辉告诉记者,“以往学校德育工作更多注重大型德育活动,现在则更多关注个体,深入到每一个学生。实行德育导师制后,原来的班主任的工作担子减轻了,全体教师参与德育,对班级的归属感更加重,青年教师的成长有了引路人,学校师生关系更加和谐。”
“我们学校教师出去参加培训的多,但学校一点都不会显得手忙脚乱,因为A老师不在,还有B老师,即使B老师也有事出去,还有C老师。班里总有一个导师在场,家长们都非常放心。”堇山小学教师刘萍告诉记者。
“新高考改革后,德育导师制迎来了发展的良机,在全区推广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一件事。”区普教科科长朱元波告诉记者。
新高考改革后,不仅是选修课程,就连必修课程都开始实行选课走班,传统的行政班的概念已经渐渐淡化,随之对学生的管理也发生了变化。从一个个班级的块状管理,到一个个学生的个体管理,开展更加有效的、全程的、实时的指导。
今后,每一个高中学生从入学开始就有一个固定的导师,导师为每个受导学生建立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内容包括学生基本情况、品德表现、学业水平、运动健康、艺术素养和创新实践等,对受导学生每周或每月的表现逐一登入并进行分析对照,帮助学生制订生涯发展目标并指导其完成。
“相当于有一个私人管家、贴身顾问从你入学到毕业一直为你保驾护航。”姜山中学教师吴贤平说。
周 浩 麻万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