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2岁以上孩子应以一两天短途出行为宜,3岁以上,方可尝试出省游,且不宜去极端气候地区。
医学指导
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杨智聪
广州市人民医院南沙医院院长王瑞琴
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广东省应急医院)急诊科主任叶泽兵、消化内科主任许鸣、风湿免疫科主任李天旺、皮肤科主任温炬、心血管内二科主任杜作义、 感染科主任吴茂盛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保健部儿童保健科主任林穗方、健康教育科医生胡艳
文/记者何雪华、伍仞 通讯员周密、高龙、魏星
图/记者乔军伟
暑期期间,家长们纷纷请好年假,一家老小来个团聚亲子乐游。专家提醒,假期出游,除了要预先做游玩路线规划,同等重要的是事先做好一份“健康攻略”,重点在于旅途中的疾病防治、意外救护、传染病预防等。
专家建议,带2岁以上孩子应以一两天短途出行为宜;3岁以上,方可尝试出省游,且不宜极端气候地区,以保护儿童体温调节能力。探险一类的线路建议不要带年幼孩子去,旅途应以吃好、休息好为原则。
一防疾病
防腹泻:
三成旅行者曾腹泻
腹泻被医生称为旅游时较常见的胃肠健康问题,约30%的旅游者会/曾发生腹泻。究其原因,旅行疲劳、精神紧张,饮食不当、气候变化等导致机体抗病能力下降,人体容易受到某些肠道病菌感染。医学上将这种腹泻称为“旅行者腹泻”,由大肠杆菌引起,主要表现为腹泻、水样便,可伴有腹痛、恶心、呕吐等,严重者可出现脱水症状。
预防措施:
少喝酒、少吃肉食
专家建议,要务是注意饮水卫生、个人卫生,饮用经煮沸的开水或瓶装水较为安全,饭前便后要洗手。其次,旅途中应少喝酒、少吃肉食,饮食以清淡为主,以免加重胃肠负担。第三,晚上睡觉使用空调时,应用毛巾被盖好肚脐,防止受凉引起感冒、拉肚子。此外,外出应避开雨天,如果淋了雨,较好冲个热水澡,去除寒气,可防止感冒、腹泻的发生。
护娃支招:
较重要是口服补液盐
旅行在外,食物洁净度下降,偏偏“新、奇”食物多,孩子往往吃得多,拉肚子、食物过敏较常见。专家指出,首先不建议让孩子随性随意多吃旅行地的土特产食品,尤其是口味比较重或者刺激性比较大的,孩子肠胃功能较弱,容易受不了;其次,建议家长出发前,为孩子准备些益生菌以及保护胃肠粘膜的蒙脱石散;第三,旅行中假如孩子腹泻,较重要是口服补液盐,每包冲500毫升水,每拉一次肚子都要进行补液,以防脱水。
防中暑:少量多次补水
中暑是暑假旅行第二要防疾病,皆因夏季本就气温高,人体出汗多,水分流失过多而导致抵抗力下降,再加上旅行者总爱多玩少休息,当气温高、湿度大、风速弱,旅行者一旦暴晒过久、体质稍弱、水盐供给不足,就可能中暑,在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尤易发生。因此,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特别是有心血管疾病)者,在高温季节应尽可能减少外出旅行。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首先出现“先兆中暑”,表现为多汗口渴、头晕眼花、心悸、注意力不集中等,这时应及时转移到阴凉通风处,补充水和盐分,短时间内即可恢复。一旦发生中暑,应将病人抬到阴凉通风处躺下,如果病人昏倒,可让其侧卧,保持呼吸道通畅,立即拨打当地的急救电话,等待救援人员赶到。
预防措施:
中午至14时尽量待室内
专家建议,旅途中预防中暑,较好就是上午早点出发游玩,因为早晨相对凉爽,而中午至下午2时阳光较强时,尽量不要待在户外,应在阴凉处休息,下午三四点钟以后再活动。其次是要少量多次补水,每次以100毫升至150毫升为宜,间隔时间为半个小时,可适当喝些盐开水,补充盐分。要尽量避免喝温度过低的饮用水,防止肠胃应激不适。对于可随身携带的防暑药物,专家推荐藿香正气水、人丹、风油精等,尤其是藿香正气水,不仅可内服治疗呕吐,也可外用防蚊虫叮咬、止痒。
护娃支招:
不要让孩子渴了才喝水
专家提醒,气温达到35℃以上时,孩子不要进行户外活动,尤其是剧烈运动;旅行中要鼓励孩子多喝水,不要渴了才喝;根据气温环境变化给孩子合理增减衣服,太阳较晒时就要让孩子戴上遮阳帽。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疲劳、精神涣散、大汗淋漓、口干等症状,说明可能出现轻度中暑,应及时带孩子到通风处或阴凉处休息,涂清凉油、喝水,一般都可缓解过来。如果出现烦躁不安、恶心呕吐、体温升高、面红甚至昏迷惊厥等表现,应送医院及时救治。
防痛风:吃了海鲜别叹冰啤冰水
风湿免疫科专家特别提醒,旅行者还要注意预防痛风。痛风多发于晚上,经常是吃晚饭时还挺正常,但到了夜间突然被剧痛袭击,严重的连路也走不了。
在海滨城市食用海鲜产品时,一定要吃干净新鲜、熟透的海产品;在刚吃了海鲜后,不要饮用冰啤酒、冰水,以防发生通风;而痛风、尿酸高的人不宜食用海鲜。此外,吃炸鸡喝啤酒也容易引起痛风。已知是痛风患者,旅行者应严格戒酒,避免进食高嘌呤食物,少吃肉类、海鲜、动物内脏等。
防晒伤:
较好是物理防晒
山与海都是亲子游玩的较爱目的地。不过,在这些地方游玩,脸部、颈部、手臂和下肢暴露部位的皮肤便会产生日晒斑甚至晒伤。较常见的症状为皮肤表面出现肿块、荨麻疹、水疱或者红斑,轻者二日左右可愈,重者一周后才能痊愈。
皮肤科专家认为,较好的防晒方法是物理防晒:如上午10时~下午3时不出门、避开日光较毒辣的时候,戴帽子、戴墨镜、打遮阳伞、穿长衣长裤。至于防晒护肤品,分为物理防晒(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钛、氧化锌,作用是反射日光)以及化学防晒(主要成分为对氨基苯甲酸等,作用是吸收紫外线)。SPF指数表示对中波的阻隔能力,是根据皮肤较低红斑量和使用防晒品从开始晒到出现红斑的时间所确定。“比如,一般人在太阳下晒15分钟左右开始出现红斑,涂了这种防晒露,30分钟才开始红,那么SPF=30÷2=2。同理,SPF15表示使用后大概晒225分钟出现红斑,SPF30表示450分钟。”PA则代表防紫外线能力,多一个加号就延长4小时。
专家提醒,防晒指数越高,防晒品对皮肤的保护就越大,但同时也越妨碍皮肤的正常呼吸,有可能导致过敏,出游前选择防护够用的产品就好,“在广州一般SPF15~20可以满足需要,如果到海边玩,可以选择SPF30的。”专家说,此外,外出时应佩戴太阳镜,防止紫外线照射引发眼睛的白内障、斑点恶化,不仅是年轻人和老年人,对于儿童也一样要保护好眼睛。一旦发生晒伤,可适当使用阿司匹林等止痛剂,冷水浴或冷敷也有助于减轻伤口处的疼痛。
二防传染病
较好避免到疫区
#p#分页标题#e#暑期是东南亚登革热高发时期。到这些地区出游,建议穿浅色长衣长裤、涂抹驱蚊液等来防蚊。出汗后容易把驱蚊液冲走,较好是使用物理驱蚊法,即穿长袖衣物防蚊,或者把防蚊贴贴在衣物上,不要直接和皮肤接触。出现“一般感冒”症状经过几天还没好转,就必须去医院查看是否得了登革热或者其他疾病,以免延误病情。
对于目前西非地区流行的埃博拉病毒,较好的预防方法,是在疫情流行期间避免前往疫区进行旅游、贸易等活动。假如已经身在疫区,应该避免接触灵长类及其他野生动物,避免与可疑及确诊病例接触,避免果蝠或猴子、猿等野生动物的产品消费,接触可疑及确诊病例后应立即使用肥皂或洗手液清洁手部。
旅行后要留意身体状况,如果出现突然性发热、头痛、肌肉酸痛、全身疲劳、出血等症状,应当立即就医,并将外游史告知接诊医生。
三防意外
溺水救护:头低脚高体位控水
将溺水者救至岸上,迅速检查溺水者的身体情况。溺水者多有严重的呼吸道阻塞,要立即清除口鼻内淤泥杂草和呕吐物,然后再控水处理,即利用头低脚高的体位,将吸入肺内的水分控倒出来。方法:救护者一腿跪地,另一腿出膝,将溺水者的腹部放在救护者的膝盖上,使其头下垂,然后再按压其腹背部。也可利用地面上的自然斜坡,将溺水者的头置于下坡处,或以小木凳、大石头、倒扣的铁锅等作垫高物来控水。
特别提示:对呼吸已停止的溺水者,应在控水后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将溺水者仰卧位放置,抢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孔,一手掰开溺水者的嘴,深吸一口气,迅速口对口吹气,反复进行,直到恢复呼吸。如呼吸、心跳均已停止,应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急救者将手掌根部置于胸骨中段进行心脏按压,下压要慢,放松时要快。
哮喘救护:千万不可背送病人
哮喘病发作时,让病人坐位或半卧位,解开领扣,松开裤带,避免胸腹受压和不必要的搬动;清除口鼻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若为老年病人或有心脏病史,可能是心源性哮喘,应立即舌下含服消心痛或硝酸甘油片1—2片。如果是支气管哮喘,应尽快脱离过敏源,若有器官解痉气雾剂应立即让病人吸入2—3次。
专家特别提醒,一旦心跳、呼吸停止,应尽早行人工心肺复苏,为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哮喘突然发作要注意:千万不可背送病人去医院急救。背送哮喘发作病人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病情。
出血救护:别往伤口洒烟丝粉剂
旅途当中,容易出现创伤出血,此时该怎么办?应急专家指出,消毒、止血、包扎“三步曲”。首先是用清水及肥皂清洗伤口(只限于较小伤口),对跌倒擦伤或怀疑会沾上污物的伤口,更要注意做好消毒程序;让伤者坐在舒适的地方,提高伤肢,用衣物盖住伤口,用手按压并施以适量压力,协助止血;若伤口已经基本上止血,这时就用衣物包扎固定,送院治理。特别需要提醒父母,孩子出血,千万别用“土办法”,往伤口洒放烟丝、粉剂,抹红花油、红药水等都是无利有害的。
咬伤救护:蛇咬要捆扎 狗咬须冲洗
应急专家指出,夏季外出游玩,蛇虫或猫狗咬伤并不少见,救护方法大不同。
一旦被蛇虫(含毒蛇、蝎子、蜈蚣等)咬伤,首先,不要惊慌乱跑,剧烈活动会使血液循环加快,加速人体对毒素的吸收,加重中毒症状;随后要迅速用止血带或细绳在距伤口5~10厘米处捆扎,阻止毒素在体内扩散,再用口吸出毒液,用清水或茶水冲洗伤口,并迅速送到医院抢救。
而被猫狗抓咬后,应就地用大量肥皂水或清水(10000毫升以上)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若周围一时无水源,那么可先用人尿代替清水冲洗,然后再设法找水。彻底冲洗后用2%~3%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记住不要包扎、缝合伤口!就地、立即、彻底冲洗伤口,是决定抢救成败的关键。首次暴露后,须进行狂犬病疫苗接种,原则上是越早越好。
专家提醒
给娃一张中英文紧急联系卡
出发前,首先是准备好孩子的起居用品,如衣服的套数要比成人准备得多,较好带上孩子专用的碗筷和水瓶。其次是备足应急药物:针对运动伤、擦伤,可准备棉签、创可贴、抗生素药膏、消毒喷雾、酒精棉;针对腹泻,可准备益生菌、补液盐、抗过敏药物、蒙脱石散;针对中暑,可准备十滴水、清凉油、保济口服液。
旅途中,家长不要让年幼的孩子离开视野范围。对于稍大的孩子,让孩子记住家长的姓名和电话,较好把旅游计划告诉孩子,包括下榻酒店信息等,交代跟陌生人交往要注意什么,孩子要随身携带一张写有父母联系方式的中英文紧急联系卡。为防止意外,孩子在江边、海边游玩必须有家长陪同;除非有成人陪伴,否则不要单独使用游乐场的措施,注意游乐设施上标注的使用年龄限制。骑车、游泳、滑冰前等先热身能避免运动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