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特殊岗位 别样风采

迎接生命的职业,与欢笑同行,总是受到感激和欢迎;而为生命送行的职业,与哭声相伴,总是令人忌讳与恐惧。但在青铜故里,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每天都要面对逝者的遗体,听着悲痛的哀乐,无论是半夜零点还是凌晨三点,只要有治丧的群众,她们就会立刻起床为其

迎接生命的职业,与欢笑同行,总是受到感激和欢迎;而为生命送行的职业,与哭声相伴,总是令人忌讳与恐惧。但在青铜故里,有这样一群人,她们每天都要面对逝者的遗体,听着悲痛的哀乐,无论是半夜零点还是凌晨三点,只要有治丧的群众,她们就会立刻起床为其服务。她们就是市殡葬管理局服务部的10名女性职工,全市的殡仪接待、丧葬用品销售、遗体整容化妆、消毒等工作均由她们来承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寒来暑往,特殊行业特殊岗位,服务部的姐妹们坚守岗位,爱岗敬业,默默奉献,把青春无怨无悔地献给殡葬事业,在特殊的岗位诠释着一名普通殡葬人的本色。
竭诚服务  创建良好环境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走进殡仪馆服务大厅,就会看见正门口的石碑上刻着苏轼的《江城子》,而四周的墙壁上则悬挂着由“二十四孝”故事制作而成的宣传牌,“恣蚊饱血”、“卧冰求鲤”、“百里负米”等一个个小故事,向人们传达着“百善孝为先”的理念。
秉着“生命有尽头,服务无止境”的理念,一年365天,每天24个小时,服务部的灯总是亮着,从不熄灭。无论什么时候,她们总是以较饱满的热情服务群众。殡葬服务岗位特殊,工作人员无周休日,常年工作36小时轮班制。负责商品销售工作的焦海燕,经常一站就是一整天,长此以往患上了静脉曲张,但她仍然坚持工作,从不请假。
每天的凌晨2点到上午10点之间,是殡仪馆日常治丧活动的高峰期,时间集中、人员密集,导致垃圾倍增。对此,服务部每天安排专人随时打扫卫生,久而久之,每位职工都养成了见垃圾就打扫的习惯。同时,为了创建一个良好的治丧环境,服务部对服务大厅进行重新布置,添置了电视机,增设了便民点,配备老花镜、救急医药箱、饮水机等,方便治丧人员的需求和安全。“良好的服务环境,既是对死者的尊重,一定程度上也能慰藉生者,所以我们一直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尽全力为丧户提供优质的殡仪服务,”服务部经理徐珊珊说。也正因如此,服务部作为亮点和难点窗口,连续三年零投诉。
克服障碍  架设沟通桥梁
殡葬服务要与遗体接触,很多人无法接受,服务部的10名女性职工却毫无怨言。去年被招考进殡葬管理局的女大学生胡丹丹,克服心理障碍和世俗偏见,在不到三个月时间里,就学会了为遗体整容、整形、穿衣化妆以及遗体火化等基本业务,到后期,即便是面对腐尸、碎尸等都能淡定应对、专业处置。
而在殡仪接待中,死者亲属有时会控制不住情绪,将悲痛发泄到殡仪服务人员身上。每每这种时候,服务部的成员们总是耐心劝慰家属,从不抱怨。与此同时,服务部成员不仅将自己的照片、工号、岗位等公开上墙,并公布监督投诉电话、设立意见箱,接受群众监督。在开展创建文明岗位活动中,比业务素质、比工作态度,并将自己的工作体会放在宣传栏上,与服务对象进行沟通交流。值得一提的是,由服务部率先推出的24小时“一站式”女子入殓上门服务,满足了丧属的个性化消费需求,维护了女性逝者较后尊严,同时也较大限度地减免了中间环节可能产生的克扣现象,受到了丧属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热心公益  服务脚步不止
虽然休息时间不多,但服务部成员仍会抽出时间,开展系列公益活动。近几年,服务部与茗山乡子禹村结对,为24户特困家庭、单亲家庭、困难留守儿童送去慰问金和物资。并开展多次志愿者服务活动,深入新冶社区、湖滨社区、金湖株林村,先后开展了保护环境、植树绿化、政策宣传、结对帮扶等活动。
正是这种高昂的工作热情和优质的服务态度,大冶市殡葬管理局从城冶走向全省,跻身全国。近年来,先后被省民政厅定为首批标准化建设示范单位,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多次受到大冶市委、市政府、市民政局和其他有关单位的表彰。而服务部,则成为了殡仪馆的模范班组,被省妇联评为“巾帼文明岗”,发挥着标杆的作用。就在今年3月25日,服务部被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荣誉称号。
路迢迢,夜深深。市殡葬管理局服务部全体成员表示,她们将变荣誉为压力,继续为塑造我市殡葬服务品牌尽职尽责尽善尽美,在特殊的岗位收获一份属于自己的靓丽人生!
见习记者 周雨婷 通讯员 黄金刚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8976/
1
上一篇应急预案倡导文明祭祀
下一篇 向上向善的力量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