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听党课”开栏语
天津网讯 天津日报记者 周郝 当前,全党全国上下正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弄通做实”,无论是学习领悟十九大文件,还是以此推动工作和实践,都是较生动的党课。天津市委网信办与天津日报新媒体中心联合推出“基层听党课”专栏,陆续派出多路记者前往基层一线,带您领略这些课堂的精彩时刻。
11月1日下午将近4点,十九大代表曲孝丽匆匆赶到红桥区棚户区改造工程总指挥部开会。从十九大会场回来后,作为区委书记的她,感觉肩上的担子更沉了。进总指挥部门前,她刚带着区房管局局长等人又实地走访了两个棚户区。
会议开始,30多名干部围坐一起,曲孝丽翻看着走访时写下的笔记,开门见山:“刚才和大家一起走进了两户棚户区居民家中,群众恳切的话语和真实的生活情况给我们上了一堂较生动的党课。”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九大提出的这些重要论断,我们一定要学深悟透并指导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真正做到学懂弄通做实。”
这番话,在座的干部想必不会感到“抽象”。刚才走访棚户区时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
在双环邨街金秋里棚户区,居民李益梅一家四世同堂,在一间只有26平方米的平房里住了几十年。曲孝丽拉着李益梅的手当场表态:“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国梦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的梦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能让一人一户掉队。棚改就是改善棚户区人民群众居住条件,实现美好幸福生活的一个具体举措。让咱们棚户区的居民都住上新楼房是我们共同的愿望,也是区委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听了曲孝丽的话,李益梅忍不住激动落泪。曲孝丽随后对身边的干部们说:“一定要按照政策解决好群众的实际困难,加快工作进度,让棚户区群众早日实现‘安居梦’。”
在西于庄棚户区,曲孝丽走进退伍军人张玉华的家中。“我们下礼拜就搬家了,搬进和苑西区98平方米的大房子。”正在收拾家中物品的张玉华向曲孝丽说着自己的开心事:“我是一名老兵,更应该积极响应党的政策,早日搬迁。”看着开朗豪爽的张玉华脸上的笑容,曲孝丽也感受到了他的幸福与喜悦:“美好幸福的生活,需要我们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努力奋斗来实现。感谢您支持我们的工作,我这次是来为您祝贺乔迁之喜的。习近平总书记说要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将您的生活安排好,如果在搬家过程中遇到困难,我们的干部一定竭尽全力为您解决。”
这一路,有紧迫的民生困难,也有努力工作后的收获、喜悦;有压力,也有鼓舞。红桥是天津市的老城区,却是全市棚户区现存较多的城区。按照“三年清零”的行动计划,压力很大,但各项工作一直在推进。“改善棚户区群众的居住条件,是我们全区民生工作的当前件大事。”一路上,曲孝丽对同行的区房管局局长于鹏洲“讲课”,“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这是十九大报告对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要求。棚户区改造就是我们工作任务的重中之重。”
总指挥部的会议现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分享自己对十九大精神的理解和感悟,“工作会”和“学习会”已经合而为一。于鹏洲说:“解决好百姓居住问题,就是让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一次生动实践。” 区建委主任马墨林说,“我们在动迁组建立临时党支部,就是要依靠党建带动,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冲锋在前、为民服务的精神,促进棚改工作有序开展。” 铃铛阁片区分指挥部指挥王玉琴说:“民有所呼、必有所应。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创新招法、担当作为,全力改善百姓居住条件。同时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政策执行到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不知不觉,窗外夜幕降临。“改善百姓居住条件,在小康路上绝不让一家一户掉队!”曲孝丽和大家一起郑重承诺。
抬起头,指挥部的白墙上是醒目的红色标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