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记者 孙岩朵 通讯员 赵玉洁 摄影 王健 旧时天津,到了夏秋时节,大街小巷常会传出阵阵悠扬的“嗡嗡”声,这是有人在抖空竹的声音。在那个电视、网络还不普及的年代,空竹给普通百姓带来了无限的乐趣。虽说这样的场景在如今高楼林立的城市里已经不多见,但在河西区华盛广场上72岁的詹允中每天上午都会在这里上演“空竹大戏”。
开场前,老人先把空竹、钓杆、彩带等道具整齐地摆放在地上。“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他说。说话间,他站到场上,手持抖杆双臂撑开抖起来。线上的空竹上下翻飞、高速旋转。一个转身,一个跳跃,空竹在老人身体周围不停的“跳跃”。“哎呀呀!了不得!”人群中传来声声赞叹。四五分钟后,老人双手一个抖动,空竹脱离绳子,他伸出手掌并顺着空竹同方向做出下滑动作,缓缓接住了空竹。围观的群众说,“这空竹技术,绝对是天津独一家!”
空竹为圆盘状,中有木轴,以竹棍系线绳缠绕木轴拽拉抖动。空竹分为单轮和双轮两种,单轮空竹木轴一端为圆盘,而双轮空竹木轴两端各有一个圆盘。詹允中说:“小时候玩的空竹轴是固定的,抖起来比较容易缠线,后来有了活轴的空竹,抛接起来就更为顺畅,才衍生出这么多的花式玩法。”
“空竹除了能给人带来欢乐,还会给人带来健康。抖空竹能使上下肢的关节、肌肉、韧带得到很大的锻炼,同时也使腰部得到锻炼,还有利于提高人们的反应和动作协调能力,”詹允中说。每天他都会去华盛广场,跟“竹友”耍上一会儿,互相分享抖空竹的经验和新的招式。詹允中说,空竹爱好者不藏私,这是众所周知的,谁有好技术都会共享。
这些年来,詹允中经常参加抖空竹的表演和比赛,在和他人的交流与切磋中,提高了技艺水平。“空竹抖动时姿势多变,绳索翻花,令人眼花缭乱,一个小小的上下飞舞的空竹,就得用上肢做提、拉、抖、盘、抛、接,下肢做走、跳、绕、落、蹬,头部做俯仰、转等动作。”詹允中说,这些技巧正是在和“竹友”们切磋时一步步掌握的。
抖空竹这么多年,詹允中享受到了这一运动带来的利好。他说自己没有三高症状,感觉和壮小伙一样有劲儿。詹允中还在天津市第二届老年奥运会中获得冠军,今年天津市第四届老年奥运会空竹舞龙表演中获得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