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代表孟广禄、魏秋月在党代表通道接受境内外媒体采访。天津日报记者 杜建雄 摄
天津网讯 新华社记者 齐中熙 安蓓 姜潇 这是一扇开放的窗口,60位党代表依次在这里亮相,让世人近距离了解中国执政党、观察党代表履职;
这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百米通道折射大会全新气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开放、自信的形象与气质。
24日,党的十九大胜利闭幕后,备受瞩目的“党代表通道”第三次迎来了21位党代表与媒体见面。结合自身的工作,他们向记者畅谈对十九大报告的体会和对美好未来的畅想。
新时代要有新担当
“作为党和国家培养的运动员和共产党员,我希望自己在未来新的岗位上继续不忘初心……带动身边的党员和群众,以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体育精神共赴新征程、共圆中国梦。”作为中国女排前主力队员的魏秋月代表个回答记者提问,说出了众多代表的心声。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启新的伟大征程。代表们既信心满满,又深感责任重大。
“新时代要有新担当,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要努力让尖端技术不仅服务于军队国防,而且服务于人民美好生活。”中北大学教授薛晨阳代表和他的科研团队研发的传感器等高科技产品,已广泛应用于长征系列火箭、载人航天、深空探测,在推向民用市场方面也取得很大进展。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担当国产航母设计任务的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701研究所所长吴晓光代表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701所的设计师团队,平均年龄只有37岁,其中73%是共产党员。“在不远的将来,我们的舰船科技水平会走在世界舰船行业的前列。”他说。
外资企业如何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对此,当了8年党委书记的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北京分所杨洁代表有自己的思考。
她说,事务所现有400名党员,占员工总人数的四分之一,党员始终是企业的主心骨、领头羊。针对公司的党员大部分都是年轻人的特点,党组织的活动不断推陈出新,成立了党委图书馆、举办红色读书会、组织观看红色电影等,搞得有声有色,充满了正能量。
新时代要满足新期待
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折射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有记者问我国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该作出怎样的努力和改变,北京大学校长金东寒代表认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对于优质高等教育的期待,是当今中国大学的历史责任。
他说,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只要砥砺奋进,中国的一流大学一定会越来越多。
针对如何建立健康的医患关系,实现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目标,中日友好医院院长王辰代表说,医患关系应该是人世间较温暖的关系。改变紧张的医患关系,需要全社会和医患双方一起努力。
京剧表演艺术家孟广禄代表说,近年来,大批文艺工作者扎根基层,越来越多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涌现,人民群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信也显著增强。
“前几年,台下的观众大多是白头发,现在有好多大学生、青少年喜爱我们的京剧。”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孟广禄感受到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文艺工作者更有前进的动力。
雾霾等环境污染问题百姓非常关注。来自中国科学院遥感所的邵芸代表说,遥感所从2011年开始监测雾霾,发现从2013年开始,PM2.5的下降速率是8%,说明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充分体现了我们对子孙后代、对历史负责。十九大胜利闭幕了,新时代美丽中国建设的征程开启了,我们遥感人一定会做好蓝天绿水青山净土的守护者。”她说。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
方向已经明确,蓝图已经绘就,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中国共产党人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
“我做龙芯已经17个年头了,龙芯与国外同类产品在技术上还有很大差距,现在不仅要撸起袖子加油干,而且要耐着性子踏实干。相信等我们再干30年的时候,会有自己的技术平台,我国信息产业会迈向价值链的中高端。”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龙芯CPU首席科学家胡伟武代表说。
“在强军路上,每一名官兵都是主角,我们有信心、有能力按照时间节点完成既定的目标和任务,为维护祖国的安全锻造一支能够随时使用、放心使用的长空利剑。”我国第六代女飞行员、空军一线部队指挥员刘文力代表说。
“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来村里考察时所说的这句话,刻在了贵州省遵义市花茂村党总支书记潘克刚代表的心上。
“总书记就是要求我们基层干部到田间地头和老百姓唠家常,去了解老百姓对我们的工作是否满意。”潘克刚说,绝不会辜负总书记的嘱托,回去继续好好规划花茂村的发展。
“回去后,我要把十九大精神向周围人宣传好,带领姐妹们把生活过好,把花贴好,让国瓷更漂亮。”江西景德镇红叶陶瓷公司贴花工段工段长邱赛珍代表说。
“船的理想在帆上,人的力量在心上。十九大报告为我们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更加有信心勇于拼搏,在国际市场上树立新时代中国工人的良好形象。”中国石油大庆油田中东分公司常务副经理李新民代表说。
新华社北京10月24日电
魏秋月代表在“党代表通道”表示将继续奉献体育事业
“以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共圆中国梦”
魏秋月代表接受采访。新华社发
天津日报记者 徐丽 魏彧“大家好,我是前中国女排运动员魏秋月,很开心来到这里。”昨天中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三场“党代表通道”采访活动中,优雅大方的魏秋月代表刚走到话筒前站定,便吸引中外媒体记者们的关注,成为个被提问的党代表。
“十九大报告里多次提到了体育和国民素质,而且提出要建设体育强国,您对此怎么看?怎样让女排精神在新时代建设体育强国中发挥更大作用?”中国青年报记者问道。
“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我们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于体育事业的大力支持和殷切关怀。”双手交握在身前,魏秋月用舒缓沉稳的语气答道:“在30年前那个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女排已经超越了体育的领域,给国人以鼓舞,我相信在那个时候,大家已经有了深厚的女排情结。几十年过去了,这种情结、这种女排精神仍然在现在的女排中体现,也起着激励和鼓舞的作用。”
思绪回到2016年,魏秋月说,时隔12年,中国女排再次夺得冠军,也是发扬了女排遇到困难永不放弃的精神。“在郎指导的身上,也体现出了敬业精神。她无论作为一名运动员还是教练员都始终带领球队前进,始终为了体育勇于担当。2016年,中国女排改革创新,体现了变革精神,在整个周期大刀阔斧地启用了新人,搭建复合型团队,在短短两三年时间回到了世界巅峰,为世人瞩目。”
对于很多球迷关心的退役后的具体打算,魏秋月坚定地说:“我是党和国家培养出来的运动员,也是忠诚的共产党员,我将不忘初心,把女排精神带到自己新的岗位上,用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继续为中国的体育事业作贡献,并带动身边的党员和群众,以永不言败的女排精神共赴新征程、共圆中国梦。”
孟广禄代表走上“党代表通道”谈文化发展
“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
孟广禄代表接受采访。新华社发
天津日报记者 徐丽 魏彧 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昨天中午,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第三场采访活动中,十九大代表、天津市青年京剧团团长孟广禄迈着自信从容的步伐,与前中国女排运动员魏秋月、中北大学教授薛晨阳作为组代表走上“党代表通道”接受采访。
“大家好,我是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京剧演员孟广禄,来自基层的代表。”在向中外媒体记者作自我介绍时,孟广禄强调了自己来自“基层”。
“孟老师您好,您作为演员总是从台上往台下看,这5年您眼中的观众席有没有发生变化?”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向孟广禄提出个问题。
“我们经常下基层、进校园演出,有的时候和观众一块进行文化交流,他们拉我们唱、我们拉他们唱,前几年在台上看到的观众都是白发,现在看到的观众很多是黑发,还有好多大学生,还有好多少年。”对于“下基层演出”,孟广禄还补充道:“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了72次文化发展,我们每年的演出都是200多场。国家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老百姓手里有了文惠卡,现在我们正在进行‘像音像’工程,在老百姓身上学习到很多质朴的东西。我们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能忘。”
孟广禄亲切朴实的话语让记者们意犹未尽,法国欧洲时报记者再次提问:“近几年每到春节,中国都会派演出团队到各国进行慰侨演出,京剧受到当地观众的喜爱。请问您作为京剧的领军人物,中国传统艺术应该怎样走向世界?”
“文化没有国界。我想文化的‘一带一路’是促进我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号角。”孟广禄回忆起自己演出的场景,“我们有时候是唱花脸,尤其是我,五颜六色涂到脸上,他们对我们中国的文化非常欣赏。我们也希望创造更多的条件出国演出,也更希望外国的文艺工作者能到中国来,一起促进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