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天津日报报道 经常来天津文化中心游玩的人们,总能看到不少文体社团在这里开展活动。这些团体规模不等、活动方式多样、活动时间不同,但他们背后却有一个让人羡慕的组织──银河文化社团联合会和联合会党委。该组织把党的政治要求与社团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引领广场群众文体活动健康发展,打造了传播正能量的城市会客厅“红色氧吧”。近年来,河西区认真落实中央、市委关于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部署要求,将人力、物力、财力向基层党组织倾斜,不断强化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红色氧吧”用“红色基因”为党员群众“补钙壮骨”,实现了河西区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精准落地。
数字显示,河西区现有基层党组织2268个,所属党员53774名。为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河西区努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服务大局。特别是今年以来,为打赢“迎全运百日会战”等10项重点工作,河西区委先后在全运村建设、小二楼拆迁一线建立临时党委,把支部建在项目上、建在指挥部上,锤炼了党性,锻炼了队伍。其中,全运村成立了临时党委和各机构临时党支部,全体党员统一佩戴党徽上岗,创建党员先锋示范岗和党员模范示范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比党性、比奉献,真正做到“一个支部一个堡垒、一个党员一面旗”,使党建成为各项工作的红色引擎。在小二楼拆迁工作现场成立了29个动迁临时党支部,全体党员干部团结协作、担当作为,4个月的时间里,小二楼剩余户搬迁工作全面完成,1299户居民彻底告别危旧房屋,生活质量明显提升。
区域统筹、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共建共享。近年来,河西区全面压紧压实基层党建主体责任和责任人责任,制定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及各领域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不断加强制度化建设,构建起以街道党组织为核心、社区党组织为基础、辖区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共同参与的区域化党建新格局。河西区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驻街道社区单位党组织负责人吸收进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深化互联互动,丰富了城区基层党建的内涵。全区还积极加强社区党建标准化建设,推行党建阵地、管理服务、运行机制、作用发挥、经费保障、党建品牌六项工作标准,制定《河西区社区党组织建设工作规范》,实行社区网格化管理服务,将144个社区划分成1164个单元网格,形成全区一张网、全区一盘棋。河西区实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党建兜底管理的“四双”工程的做法,市委书记李鸿忠同志给予了充分肯定。
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工作中,河西区委把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统一起来,把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7·26”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作为根本任务,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定党员看齐核心、追随核心的政治自觉,并通过举办专题研讨班、创建“大数据+小书包”手机APP软件等方式,组织开展交流讨论。各级党组织积极搭建“做”的载体,持续深化“五好党支部”创建,树立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严格标准考核评定,确保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组织全区8900余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道,广泛开展承诺践诺、设岗定责、挂牌上岗等活动;建立全区基层党建工作巡查制度,推动全面从严治党责任逐级传导压紧压实。
十九大召开在即,河西区党员干部将继续以“汗珠落地摔八瓣、撸起袖子干起来”的工作魄力和实干精神,充分发挥组织优势、组织功能和组织力量,以较佳工作状态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