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于穆铭 对不少想让孩子早点“国际化”的家长而言,仿佛外国人天生就是“外教”。但半月谈记者近日调查发现,一些外教并非来自英语母语国家,更不具备相关从业资格证和经验。只因为有一张洋面孔,就堂而皇之登上讲台,开始了误人子弟的人生。
现如今,不少教育机构都打着“全外教授课”的招牌,作为招揽生源的手段,而家长也掺杂了一点小小的虚荣心,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孩子能让外国人直接教授,总比中国老师要“原汁原味”。不可否认的是,很多优秀的外教对中国国际化教育做出过非常大的贡献,带来的不仅是“更正宗的英语”,还帮学生打开了解世界的视野。可惜在现实中,不少教育机构不经筛选,随便找个老外就能上课,名师头衔随便“扣”。非洲厨师摇身一变成了国际名师,捷克女孩偏偏要装成美国姑娘,这些假外教,就算教得了英语,也只能让学生学一口英语地方方言。
就算外教在“外”上没问题,而在“教”上,也问题多多。因为学员对外教的盲目崇拜,不少机构忽视了对外教的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评估和考量,也正因为此,一些没有教育资质、甚至在本国犯过罪的人也轻易混入教育机构。这些人不但没法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还因为其本身的“劣根性”,黑暗人格全面爆发:沉迷夜店、滋扰学生,甚至前阵子,北京某私立学校一外籍教师被爆出曾因多次性骚扰学生而被撤销教师资格。
事实上,教育“伪国际化”是“黑外教”屡治无效的动因。不少家长对“外教”已到了饥不择食的地步,而教育机构投其所好,明知某些外教没有资质,不具备教学能力,却只看重其洋人面孔,想用这些假外教装点门面、蒙骗家长。
语言教育从来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兴趣从来都是较好的老师,而“母语优势”只是其次。切莫让“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扭曲为“外来的和尚瞎念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