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陪着老伴,郑婆婆的眼角眉梢都是笑意。(王伊婧 摄)
宁波日报记者 王伊婧 通讯员 周雁
在海曙南门街道马园社区柳汀新村里住着一对老夫妻———86岁的陈忠树和80岁的郑玳秀。他们家里的布局很简单,客厅里摆放着沙发、电视机和一张小小的麻将桌。卧室却显得有些怪异,屋里并排摆放着三张床,中间是一张医院病房里的专用床。这张床是专门给陈伯伯用的,由于糖尿病并发症,他已经在这张床上躺了5年。
“轮到我来照顾他了”
15年前的一天,陈伯伯在公园里遛弯时突然晕倒,紧急送医救治后发现是严重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我都不知道他是什么时候得的糖尿病,因为他身体向来很好。年轻时,里里外外都是他一手操持的,我甚至觉得只要他在,任何事情都不用我担心。”郑婆婆回忆道,“他病了之后我一度很恍惚,之后是深深地自责,是我太疏忽了,要是早点去体检,早点查出糖尿病,他的病情不会像现在这么严重。”
从那时起,陈伯伯的身体每况愈下,每年有好几个月在医院里度过。5年前,在一次大手术后,陈伯伯再也没办法站起来了,照顾他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郑婆婆肩上,“过去的几十年,一直是他在照顾我,如今他病了,我自然要坚强起来。”郑婆婆说。从那以后,她便从一个温柔的“小女人”变成了“女强人”,因为“轮到我来照顾他了”。
点滴之间,尽显深情
每天的三餐,郑婆婆要一口一口地喂给丈夫吃;每天夜里,郑婆婆要起来数次帮丈夫翻身,每次她都要拼尽全力才能把陈伯伯从床上扶下来或者扶上去;有时候带陈伯伯出去理发,理发店门口的台阶就是个大难题,瘦弱的郑婆婆必须使出浑身解数才能把丈夫搀上台阶。
为了能让陈伯伯坐卧得舒服一些,郑婆婆专门买了一张病号床和一把轮椅。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她就用轮椅推着陈伯伯出去走走,晒晒太阳。她一边帮丈夫按摩胳膊和腿脚,一边跟他念叨着家长里短。陈伯伯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所以通常就像郑婆婆一个人在自言自语。“我觉得他是能听懂的,只是没法给反应而已。”郑婆婆一直这么坚定地认为。
在阴雨连绵的日子里,陈伯伯心情就会很低落,不能出去,只能在家里待着。看着丈夫紧皱的眉头,郑婆婆心里很不是滋味。“他喜欢热闹,何不多叫些人来家里热闹热闹。”如此一思量,郑婆婆立刻购置了一台麻将桌放在客厅一侧,一到阴雨天,就把左邻右舍喊到家里来打麻将。每次听到客厅里传出的开心的笑声,陈伯伯也会跟着乐,看到丈夫脸上的笑容,郑婆婆也就安心了。
随着年岁的增长,郑婆婆开始觉得有些力不从心了,于是她请了一位保姆,煮饭打扫卫生的事就交给保姆,而对丈夫的照顾,她还是尽量亲力亲为。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近几年,陈伯伯的意识越来越模糊,甚至连郑婆婆都已经认不出来。“他总是管我叫‘姆妈’,我也只好每次都答应着。受他照顾这么多年,就让我也做一次他的‘姆妈’,照顾他,给他安全感。”郑婆婆平和地笑着说道。偶尔,陈伯伯也会有清醒的时候,他会像年轻时那样深情地凝望着妻子,郑重地对她说:“辛苦你了。”
附近的邻居对郑婆婆赞不绝口:“有这样的老太婆真是几世修来的福分,要是没有郑阿姨,老头子早就没了。”问起郑婆婆这样的日子累不累,她笑着说:“能在一起就是缘分,只要他能开心,我就满足了。”说着,她拉过陈伯伯的手,挨个手指轻轻地捏着,两人相视一笑,满心欢喜。
时光静好,与君语;细水流年,与君同;繁华落尽,与君老。陪伴,大概就是这世间较长情的告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