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陈庆璞 一时风光无两的共享单车行业,眼下似乎即将进入残酷的洗牌期。除了稳坐前两把交椅的摩拜和ofo外,众多二三线共享单车企业正风雨飘摇,有的直接宣布退出,有的被曝卷款跑路,也有的遭遇押金挤兑。
从去年开始,共享单车行业进入了野蛮生长期。一时间,小黄车、小蓝车、小绿车……往来穿梭,颜色已经不够用了。然而,这一颇具概念性的互联网业态,在盈利模式还未明朗的情况下,短时间涌出这么多企业,为以后的行业动荡埋下了伏笔。目前看,共享单车企业能否在市场大潮中生存乃至发展壮大,至少取决于以下几个要素:
一是弹药多不多。互联网战争,不管哪个领域或哪种商业模式,似乎有一个共同特征:烧钱。互联网抢夺的是入口,依赖的是流量和基数,钱少了根本玩不转。共享单车企业要想苟活下去,要么自身“弹药充足”,要么具备融资能力,否则,几仗下来,要么退市,要么被收购。二是管理好不好。共享单车,钱有了只是基础,还需要有科学的企业管理和运营。这要求运营团队具备很高的管理水平和较强的纠错能力。以共享单车巨头ofo为例,早期投放市场的机械锁单车,给人为损坏二维码、据为己有提供了便利,造成大量失窃、损坏,后来小黄车及时纠错,解决了以上问题,现在和摩拜一起占据了95%的份额,堪称巨头。三是诚信够不够。共享单车是对社会诚信的考验,由于无人值守,车子被挂树上、丢河里、藏家中,如此种种,已成大观。有的运营企业单车失窃率达75%,个别的超过90%,使运营举步维艰,只好退出。可以预见,社会诚信度的提升,将会成为共享单车能否生存下去的重要因素。
共享单车是一项伟大的互联网创新,企业运营、用户支持和政府监管的共同发力,才能让这一行业健康发展。当单车投放够多,维护够好,形成网络效应,人们俯拾皆是,真正感受到便利,才会愿意买单,企业才有盈利基础,并进一步提供好服务。否则,共享单车将走入恶性循环,那是我们都不愿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