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评论:世界从此"看脸" 也要防着风险

天津网 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陈庆璞 苹果新品发布会,如约成为科技新闻界的头条。先不讨论苹果是否正在衰落,是否还懂得创新,单凭一部十周年版旗舰手机——配备全面屏和Face ID的iPhone X,就一下将世界带入“看脸”时代。 苹果的Face ID,通过机器算法采集人

  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陈庆璞 苹果新品发布会,如约成为科技新闻界的头条。先不讨论苹果是否正在衰落,是否还懂得创新,单凭一部十周年版旗舰手机——配备全面屏和Face ID的iPhone X,就一下将世界带入“看脸”时代。

  苹果的Face ID,通过机器算法采集人的面部特征数据,用户使用时,通过快速读取、比对脸部数据来实现给手机解锁,快捷高效,且苹果称安全性比指纹解锁大幅提升。实际上,脸部识别技术并不是苹果原创,但也正像以往,苹果善于把此前尚不明朗、未大规模使用的技术,通过自身的优化、整合和品牌影响力,使该项技术更加好用、易用,并成为行业标配。

  数据显示,仅在我国,截至今年8月8日,已有40个城市开通了“刷脸政务”,覆盖服务类别包括查询公积金、缴纳交通罚款、个税申报等。农行近日正大力推广人脸识别系统用于用户金融业务,而招行更是在去年就率先推广了刷脸取款。这些刷脸业务的人脸识别技术,和苹果的Face ID原理基本一致。可以预见,苹果对脸部识别技术的加码,使刷脸的应用范围从特定业务一下飞跃到了日常使用。

  用得多了,那么问题也就来了,刷脸真的安全吗,卸了妆还能识别吗,双胞胎有没有误刷可能,被犯罪分子用照片、视频盗刷怎么办……这些,不只是例行调侃苹果新品的段子,也真是用户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不管是苹果发布会上所宣示的,还是业内专家所论述的,刷脸的安全性基本上还是值得用户信赖的。当然,用户面部数据的采集和隐私保护等问题,苹果等提供应用平台的科技公司要干良心活,从政府监管层面,也应该及时研究相关对策,从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保护层面,制定相应规范,减少或杜绝被恶意利用的可能。

  数据安全,或许只是脸部等生物识别技术的一个技术目标。从本质上讲,用脸部识别,就在于用一种更加自然的交互方式,给用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和安全的身份验证通道。当你轻轻一瞥,就给手机开锁,或者打开房门时,也许真的可以切身体会到科技的以人为本。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837670/
1
上一篇聚焦直博会:旋翼舞动产业兴
下一篇 马大哈丈夫错发短信 “妻子”加微信骗走万余元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