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城市快报记者 韩爱青 即时播报 “较近有人和我去山西吗?看望一下孩子们……”这是27岁打工妹刘格格今日(8月26日)发出的朋友圈,她是一个公益达人,从2012年至今,13次走进大山,去关注留守儿童,那些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孩子成了她割舍不断的牵挂。较近,她又准备前往山西大山里的大岑上小学,去看望她曾帮助过的孩子们。

“一对一”资助40个儿童 多数是孤儿

大岑上小学是一个几乎被人遗忘的地方,其在大山深处,交通十分不便,全校只有10个学生,除去老师的孩子,9个都是留守儿童。学前班3人,一年级4人,三年级3人,一名代课老师。学校是三间破旧的石窑洞,年久失修,顶上大块的泥土脱落。去年夏天,刘格格历经旅途的颠簸来到这里,给孩子们送去了鞋子、书包、教学用的电脑和光盘,面和油及玩具,每个孩子都收到了礼物,高兴地合不拢嘴。一年过去了,刘格格想要回到那里去看看孩子们的现状,看看他们还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发出微信朋友圈是希望更多人加入,和她一起去关注大山里的孩子们。


从2012年开始走入大山关注留守儿童,刘格格公益的脚步再也停不下来。较近还发起了“一对一”助学活动,主要针对那些因家庭贫困无法上学或面临辍学的孤儿,她和各个帮扶组织或爱心人士联系,以小学每月每人200元、中学300元的力度,长期资助,目前已经资助了40多人,其中大多数是孤儿。
刘格格老家在河北省,在天津打工10多年,有了一些积蓄,但她从来舍不得把钱花在自己身上。2013年,她在网上查到云贵交界的双联小学孩子们急需棉鞋,她没犹豫,马上买了170双新鞋,给孩子们发过去。3个月后,她又带着大堆物资,倒了两次飞机,又坐了一天一夜的车,翻越30多座山头,到达双联小学。
在当地逗留10天,刘格格在吊脚楼的教室里给孩子们上课,和他们做游戏,去做家访,了解这些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他们很小就离开父母,他们中有些孩子的爷爷奶奶,生病了还需要他们照顾。虽然年龄小,但他们已经承担起家里的一份责任了,所以他们更需要关心。”在她离开的前一天,一个孩子找到她,说同桌小杨是个孤儿,过几天要过生日了。“买不到蛋糕,我就拿面包和当地的野果,摆了一个水果蛋糕,端到他家里。小杨当时就哭了,说他14年了次过生日。”
临走时,刘格格收到孩子们写给她的一百多封信,孩子们的简单愿望让她一路哭到天津。印象较深刻的就是他们都写了一句话:“我希望变成凤凰,飞出大山,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为着孩子们的梦想,这些年她一直在努力,贵州、四川、云南、湖南、山西、广西……大山深处遍布着她的足迹,不管多苦多累,公益这条路她从不曾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