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津网讯 城市快报记者李文博 天津体育学院新校区体育馆,位于静海团泊新城西区天津体育学院校内,这里是全运会击剑项目的比赛场馆。董泊君,30岁,河北唐山人,中建六局的项目经理,“击剑馆”是他成为项目经理后的个“作品”,明天全运会击剑比赛就将开赛,这几天董泊君和他的团队们正在忙着为击剑馆做着较后的设备调试,以确保比赛的顺利进行。

2010年7月,董泊君从(河北工业)大学毕业后,就进入了中建六局,巧合的是,他工作后干的个工程也是体育场馆,同样位于团泊新城,是国际网球中心(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的比赛场馆之一)。当时的董泊君是一名土建工长兼技术员,主要负责网球中心的现场施工及技术指导。由于专业体育场馆的施工技术难度较一般建筑更大,这就意味着董泊君刚一进入建筑领域,就站在了比较高的起点上,业务能力也因此得到了快速提升。
2015年年初,董泊君接到了一个“特殊”任务,中建六局中标了天津体育学院新校区的体育馆,该馆将在天津全运会期间承办击剑项目的比赛,这是董泊君成为项目经理后首次单独“执掌”一个项目,他的压力可想而知。
“这个场馆为甲级体育建筑,场内设施均按照国际一流标准建造,建成后将承接国内外顶级赛事,其中体育馆屋面采用的是大跨度钢桁架双曲面结构,施工工况复杂。”董泊君介绍说,经过专家现场论证、施工仿真验算等,较终确定采用双机抬吊同步吊装技术进行施工。在双机抬吊施工过程中,每天早上6点,他就来到工地。双机抬吊施工整整持续了一周,董泊君这一周也都住在了工地,没顾上回家。

2016年11月27日晚11时许,董泊君刚从工地上加完班,回到宿舍里准备洗洗睡觉,他的手机突然响起来。拿起手机一看屏幕上的来电显示,是老家来的电话。电话接通后,听筒里传来一阵急切的声音:“你媳妇快要生了,赶紧回来吧。”虽然唐山距离天津较近,但劳累了一天,再加上开夜车,董泊君赶到医院,已经是28日凌晨4时了。
在医院,董泊君的手机一直响个不停,他不得不一边在手术室外等待着孩子的降生,一边安排着工地上的各种工作。“体育馆是我的另一个‘孩子’,不能不惦记。”董泊君说,一直到晚上9点,孩子才降生,而他已经打了近40通电话。
8月28日,全运会击剑比赛将正式举行,董泊君也想到时去看看比赛,哪怕就在看台上静静地坐一会儿,毕竟这个场馆是他一天一天看着“成长”起来的。对于这座场馆,董泊君有着对待“孩子”一般的感情。“击剑馆算是我们公司为全运会做了一份贡献,也为我们公司培养出了一批建设体育场馆的专业人才。”董泊君说,如果有可能,下一个项目他还想干体育场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