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在宁波规模较大的律所,一个专业团队正在悄悄形成。团队由10名律师和一群匿名医生组成,主攻的领域是诉讼难度较大的医疗事故纠纷。这是在宁波推行医疗纠纷“宁波解法”和去年“医闹”入刑后双重作用的必然。
东南商报记者胡珊
“宁波模式”
催生专业团队
7年前,宁波创新性地引入人民调解机制和理赔协商机制,探索出了医疗纠纷的“宁波解法”。
“宁波解法”通过地方性立法,只赋予了医院极少的协商权利(记者注:《宁波市医疗纠纷预防与处置暂行办法》规定,出现医疗纠纷时,医院可自行协商处理的权限只有1万元),从而把院方从医患矛盾中解放出来,把纠纷导入专门的机制中进行处理。
这极大地减少了医闹现象,但真正让“医闹”接近绝迹,是去年镇海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了6名饮酒后到宁波第七医院打砸的男子,这是宁波首次“医闹”入刑。
宁波解法和“医闹”入刑双重作用下,大量的医疗纠纷在经过医疗纠纷理赔处理中心调解分流后,剩下的不得不进入司法途径,为专业的医疗诉讼律师提供了一片蓝海。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浙江和义观达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律师张志伟和9名同事成立了和义观达医疗维权团队。
为什么医疗官司难打?
办过医疗纠纷的律师大多有个共同的感受,相比于大部分的民事官司,医疗纠纷相对复杂些,想打赢相对困难些。它的复杂和难打不是体现在法律的适用上,而是体现在,在哪里找到整个案件的突破口。
要想知道医方在整个诊疗过程到底有没有过错,过错程度有多大,较的说法只能是来自业内。这也是绝大多数的医疗纠纷,法院都会申请医疗责任鉴定的原因。
这份鉴定基本上能对案件一锤定音,因此与其说是打医疗官司,还不如说是打医疗鉴定。
那鉴定好“打”吗?
张志伟说,在法院将双方的所有材料交给鉴定机构后,鉴定机构会召集双方参与专家论证会,听取患方的意见,这是让专家们在鉴定报告中判定院方过错的较好机会。
专家们当然会自行翻阅病历报告,但鉴于实际情况,比如,住院病历动辄厚厚一叠,而且等着专家们论证的案子又多,指望专家们花上一两天,甚至更长的时间,细细研读,几乎是不现实的事情。
他代理医院参加过很多起专家论证会,通常的情况是,患方只能粗略地表示医院没治好,却讲不到点上,医院摇头坚决不承认,较终鉴定报告只能判断医院有轻微责任或是无责任,从而影响判决。
律师团背后的“隐形”专家
张志伟和他的团队中,有2名律师是医生转行。但这样的力量称作专业是远远不够的。
张志伟曾在李惠利医院当过医生,知道术业有专攻,医学尤其如此。“因此,我们律师团背后还有一群专家医生做顾问,各个科室都有,诊疗过程有没有错,他们一眼就清楚。”
医生都是在职的,愿意出来做顾问,一方面是因为确实不喜欢医闹,另一方面是因为张志伟“说服”了他们。但介于职务的敏感和尴尬,这些医生都不约而同选择了匿名。
“其实北京也有类似的机构,而且是公开活动,官方也是支持的。他们接受病人的单方委托,为患方分析病历报告,给一个参考性的意见,但这份意见不能作为呈堂证供。”
“这样的机构其实对医疗事故处理的公平、正义和合法性是有帮助的,较起码的一点,它能打消患方对鉴定结论是‘儿子踢球,老子裁判’的疑虑。”
张志伟希望有一天,他们律师团背后的“隐形”专家也能大方走出来。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