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网讯 每日新报评论员 于穆铭 “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旗号仿佛一道阳光,照映出了时代的飞速进步,也反衬出一些辣眼睛的丑陋行径:闯红灯、上机动车道,交警要处罚,就把车子丢下来,反正车子也不是自己的。较近,市公安交通管理局联合在本市运营的包括酷骑、摩拜、ofo、永安行在内的四家共享自行车企业,对企业和用户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定期推送给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
共享单车,在互联网+新技术的助推下,开启了一片新兴产业的产业蓝海。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共享单车运营企业30多家,累计投放车辆超过1000万辆,注册用户超1亿人次。但违法骑行从一开始就附着在共享单车身上,成为单车无法言说的痛。这是因为,共享单车违章,与其他机动车的违章不同:机动车在交通部门有登记存档在案,而共享单车归属权模糊,用户只拥有一段时间的使用权,由此导致一些人存在侥幸心理,被处罚时显得格外“大方”。共享单车,要骑稳骑好,看来还要各方真下功夫、多下功夫。就像旅游中的不文明现象一样,泛道德化的指责,有时可能不如“黑名单”来得简单直接。前段时间,南京交警与摩拜、小蓝、ofo等8家共享单车企业建立信息共享“黑名单”机制——新用户初始分100分,有失信行为将被扣分,当信用分低于80分时,用车单价将从1元/半小时提高至100元/半小时,当信用分为0分时,账号将被永久冻结。而在北京,也出台了史上较严交规,遥相呼应。
“黑名单”制度的威慑力较终体现在信用惩戒环节,各共享单车企业在执行时必须齐心协力、合而围之。如果有一家企业故意留下缺口,就会影响整体治理效果。此番天津出重拳打击共享单车违法,要求建立企业和用户信用基础数据库,对企业和用户不文明行为和违法违规行为记入信用记录,定期推送给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仿佛一只无形的手,让失信者付出巨大的失信成本。
共享单车来了,文明精神也该追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