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一声“呐喊”惊世人 ——重读鲁迅先生短篇小说集《呐喊》

■刘家云 早在中学课本中,就读过鲁迅先生短篇小说集《呐喊》中的诸多作品。近日,又系统品读之,仍不免被先生当年那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呐喊所震撼。 《呐喊》是先生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全书收录了《狂人日记》《药》《孔乙己》《明天》《阿Q正传》等14部

  ■刘家云
  
  早在中学课本中,就读过鲁迅先生短篇小说集《呐喊》中的诸多作品。近日,又系统品读之,仍不免被先生当年那一声声振聋发聩的“呐喊”所震撼。
  《呐喊》是先生“小说三部曲”中的部,全书收录了《狂人日记》《药》《孔乙己》《明天》《阿Q正传》等14部短篇,累计不足150个页码。主题突出,立意深远。如《药》,其茶馆老板华老拴夫妇从刽子手手中购买、用于治疗其子痨病的人血馒头这剂药,来喻指先生探讨病态社会要什么药才能医治人们的麻木不仁,社会才有“疗救”的希望。
  小说人物个性鲜明。如阿Q的妄自尊大、自轻自贱、欺弱怕强、麻木健忘和精神胜利法,已成为社会上自欺自骗、以求自慰的代名词;《孔乙己》中的主人公,是叫人“半懂不懂”的绰号,讽喻满口之乎者也的穷酸知识分子的迂腐可笑;《故乡》中作为底层农民代表的少年闰土聪明可爱、中年闰土木讷寡言,对比强烈;还有“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损人利己。
  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催人反思、反省。如先生首次使用“鲁迅”笔名、且被称为中国新文学史上篇白话小说的《狂人日记》,摹仿传统笔记小说作法,借狂人的“胡言乱语”,来抨击人吃人的社会制度,并从内心深处发出“救救孩子”的呐喊,无不令人震撼;《药》以华老栓夫妇给儿子治病为明线、主线,以革命者夏瑜被反动派杀害为暗线、次线,两条线从并行到融合,突出因群众的冷漠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
  总之,《呐喊》以其深广的历史内容和高超的文学技巧,为人们津津乐道,并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座高峰。
  先生的《呐喊》,是彻底的反封建宣言。先生作为一名民主斗士和较早觉醒的文化人之一,以一种大无畏的担当精神,勇敢地站在时代前列,用手中的笔呐喊,以唤醒“病态社会不幸的人们”,表现出其浓郁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更的强烈渴望。如“意在暴露家族制度和礼教弊害”的《狂人日记》,是先生在经历沉默与思索之后的声呐喊,融入了先生多年来的愤怒、怨恨、不满、焦虑,以及希望、企求等各种复杂情绪,体现了先生多年来对中国历史的深思和对现实社会的认识,是一篇彻底的反封建“宣言”,也是先生此后全部创作的“总序言”。
  先生的《呐喊》,是催人警醒的战斗号角。先生在《呐喊》自序中,回顾了自己弃医从文的初衷,旨在把文艺当做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为实现这一初衷,先生以笔代戈,奋笔疾书,战斗一生,并较终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成为中华民族魂。其作品的战斗性,不仅表现在其被称作投枪匕首的杂文上,同样体现在其小说中。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767212/
1
上一篇破解“择校热、大班额”难题
下一篇 小手拉大手 洁净千万家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