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无疑是个巨大的尴尬:你赶往医院,渴望一次心理上的疏导,但却面对的是“做几道测试题”和“领回一大堆药”的结局。同样心理诊疗一小时,医院收费不到50元,社会上心理咨询师开价1000元……
在社会压力感日益增大、精神疾患不断增加的同时,作为“王牌军”的心理医生到底怎么了?
在沈阳某大学读书的大三学生小丽(化名)因压力大,经常做噩梦夜半惊醒,在朋友的建议下去一家省属医院的心理门诊看病。“大夫直接让我做一份人格量表,然后就据此诊断开药,根本不听我倾诉。这哪里是心理医生?简直像是药房售货员。”
据了解,目前“重开药轻治疗”已成为心理诊疗行业的多发现象。沈阳一位心理医生告诉记者,有不负责任的医生出门诊时大量压缩问诊时间,一上午能看30名患者,无法保障就医质量。
记者采访发现,目前心理医生多采取生物医学模式进行药物治疗,甚至有开大处方的情况,而对于心理咨询模式的技术治疗则相对抵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精神科大夫坦言,和病人说话是在浪费时间,“说再多话也没有利益,开药才能有提成”。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心理科教授王旭梅告诉记者,目前中国成年人群精神疾病患病率达17.5%,约有1.73亿人患有不同程度精神障碍。
与大量患者需求相比,目前中国医院设立心理科室数量较少,且多以门诊形式为主,开辟住院部门的则更少。以沈阳为例,目前大部分省属医院和部分市属医院都设立了心理门诊,但只有两家医院开设心理病房。业内人士表示,因心理病房创收能力差,在医院相对边缘化,大多数医院设立病房的积极性不高。
辽宁省人民医院心理科主任何茹告诉记者,自己不久前为一位大学生患者做了超过4个小时的心理治疗,一共收费198元。“缴费时患者以为自己眼睛花了,特地跑上来问我‘怎么收费那么低’。如今市面上的普通心理咨询师都是每小时200至500元,要价高咨询师甚至达到每小时1000元。”
业内人士表示,咨询费标准过低,使医生缺乏开展心理咨询治疗的动力,再加上部分心理医生职业道德感相对欠缺,一味追求经济利益,大量开药赚取药品提成,成为“光开药医生”和“速诊医生”。
业内人士指出,由于工作不受重视、收入偏低等原因,导致心理人才大量流失;而“光开药医生”和“速诊医生”的行为,也容易引发心理疾病患者对医生、医院的不信任,使整个医疗行业形象受损,部分患者从临床治疗流落到社会,面临非正规咨询耽误治疗的风险。
对于心理诊疗行业面临的困局,王旭梅、何茹等专家建议,有关部门宜加强对医生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医生治疗费和服务费,促其合理使用药物,重视心理治疗手段。“建议加快开放心理医生多点执业,引入民营资本扩大设立心理病房,避免增加医院扩建成本。”
沈阳市精神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梁光明建议,在全社会加强心理健康宣传,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认知程度,同时完善心理科室的会诊和转诊机制,减少心身疾病的误诊率。 新华社记者 于力 彭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