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百家讲坛》胡阿祥:我的名字带有浓郁的宁波特色

人物名片 胡阿祥,1963年7月出生于安徽桐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主讲《国号》系列讲座。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六朝博物馆馆长。主要代表著作有《伟哉斯名中国古今称谓研究》、《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东晋南朝侨州

我的名字带有浓郁的宁波特色

人物名片

胡阿祥,1963年7月出生于安徽桐城。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著名主讲人,主讲《国号》系列讲座。南京大学历史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六朝博物馆馆长。主要代表著作有《伟哉斯名———“中国”古今称谓研究》、《六朝疆域与政区研究》、《东晋南朝侨州郡县与侨流人口研究》、《中古文学地理研究》、《正名中国:胡阿祥说国号》、《读史入戏:说不尽的中国史》等。

3月15日,他应邀来到天一阁书院·国学堂作题为《为中国人说“中国”》的讲座。

记者:请您先给我们介绍一下文化概念“中国”的来历和涵义。

胡阿祥:“中国”这个名号,目前可知的较早出现时间是在西周武王时期,约为公元前11世纪。1963年陕西宝鸡县贾村发现青铜器何尊,铭文云:“唯王初迁宅于成周……武王既克大邑商,则廷告于天曰:余其宅兹中或,自之乂民。”“中或”便为较初的“中国”,意为“中间的城池”,这里指的是当时的成周,今天的洛阳。自秦汉统一后,“中国”成为我国通用的名号,无论朝代怎样更迭,都一直在使用。就其涵义来说,则后世较之先秦时期,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中国”的地域范围日益扩大,“中国”的文化意义也在不断加强。

文化意义的“中国”,包括诗书礼乐、衣食住行两大方面的标准,后者是物质生活,前者是精神生活。《战国策·赵策》中说:“臣闻之,中国者,聪明睿知之所居也,万物财用之所聚也,贤圣之所教也,仁义之所施也,诗书礼乐之所用也,异敏技艺之所试也,远方之所观赴也,蛮夷之所义行也。”这可以理解为文化“中国”的精神标准。《礼记·王制》中说:“中国戎夷,五方之民,皆有性也,不可推移。东方曰夷,被发文身,有不火食者矣。南方曰蛮,雕题交趾,有不火食者矣。西方曰戎,被发衣皮,有不粒食者矣。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有不粒食者矣。中国、夷、蛮、戎、狄,皆有安居、和味、宜服、利用、备器。”这可以理解为文化“中国”的物质标准。

有意思的是,“中国”这个名号还广泛而且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的行为。比如林语堂在《吾国与吾民》中就写道:“中庸之道在中国人心中居极重要之位置,盖他们自名其国号曰‘中国’,有以见之。中国两字所包含之意义,不止于地文上的印象,也显示出一种生活的规范……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记者:中国是个特别讲究名字的,比如天一阁的名字就很有讲究。这是一种怎样的文化传统或者文化情结?

胡阿祥:在中国尤其是在汉语言文字中,各种名称往往不是简单的符号,它与特殊的方块汉字有关。汉字音形义纷繁复杂、变化不定,不仅可以望文生义、产生各种联想,若是细细考究起来,更是无法穷尽。而在这样的背景下,殚精竭虑地取名定号,成为古往今来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传统时代的中国人,有意识、无意识地都具有浓厚的名号情结。

就以天一阁来说,望文生义,可以理解出“天下阁”的意思,深入一层,则其名取自《周易》的“天一生水”,暗含以水克火、以水防火之意。范钦不仅为藏书阁起了这样一个很有内涵、五行生克的雅名,而且将这种理念表现在建筑形制、彩绘纹饰以及书架设计、数目尺寸等方面。如其书阁为上下两层,上层一个通间,取意“天一”,下层六个开间,取意地六,如此就切合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另外,书阁坐北朝南,也表示“天一生水于北……地六成水于北”。天一阁还修建有天一池,储水以防火。

那么究竟如何起名呢?这不容易说清楚,涉及到了汉字的音、形、义、位、类,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以及繁简、民俗、心理、忌讳等方面。举个例子吧。我见过一首“店铺字号诗”:“国泰民安福永昌,兴隆正利同齐祥。协益长裕全美瑞,合和元亨金顺良。惠丰成聚润发久,谦德达生洪源强。恒义万宝复大通,新春茂盛庆平康。”从这首诗中任选两字或者三字,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很好的店铺名称。

记者:听说您的祖籍在北仑,而您又出生于文化名城安徽桐城。我们说地理文化对一个人影响很深远,您本人的体会呢?

胡阿祥:应该说,对我影响较大的地方是桐城,那是我成长的地方。桐城是个历史文化名城。当然,北京的新型海派文化、南京的传统政治文化、宁波的商业文化对我也有影响。现在我就特别喜欢宁波的海鲜、宁波口味的食物。大概年龄大了,有点叶落归根的感觉,也跟小时候奶奶带给我的“宁波味道”有关。我的曾祖父家在宁波北仑柴桥,后来爷爷去了北京,前些年我曾陪父母寻访过北仑祖籍。我的名字叫胡阿祥,也是带有浓郁的宁波地方特色吧。

记者:您对六朝有很深的研究,作为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副会长、六朝博物馆馆长,您怎么解读承汉启唐的六朝文化?

胡阿祥:从公元222年至589年,中国南方先后有孙吴、东晋和南朝的宋、齐、梁、陈6个汉族政权在南京建都,史家称为“六朝”。六朝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的“六朝文明”,为什么?因为六朝介于两个统一的王朝汉与唐之间,六朝时代的分裂,促使人们对统一时代的制度产生了诸多的怀疑和思考,因而各种思想特别丰富。

以今天的南京为都城的六朝,作为正统华夏文化的中心,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更甚。东晋南朝的时候,北方被五胡十六国占领,草原民族刚刚入主中原时,对农业文明有破坏,他们觉得诗书礼乐是没有用的东西,南京就成了传统文化的避难所,这个过程被称作衣冠南渡,华夏传统的农耕文化在南京保存下来了,等到北方少数民族政权感到也要按照汉人农业制度来运作的时候,南京就提供了一个样板。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经常说的“汉化”。少数民族文化和汉族文化结合,能够创造出新的辉煌,比如“胡风汉韵”,造就了盛唐的繁华。

记者:南京这座城市的创建者是陶朱公范蠡,传说中范蠡后来到我们宁波东钱湖来隐居,是这样吗?还有个说法,范蠡是中国历史上的个儒商。

胡阿祥:范蠡是位真实的历史人物,他是河南南阳人,出身低微,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越国的上将军,大概相当于现在的元帅吧。范蠡帮助越王勾践在公元前473年灭了吴国。第二年,范蠡带领越国士兵在南京的秦淮河畔筑起了越城,也叫范蠡城,这是南京座具有军事和防御意义的城池。

范蠡的聪明在于懂得“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道理,所以在功成名就时激流勇退。既然如此,他在激流勇退后,正常情况下,不会带着西施来到宁波东钱湖隐居吧,因为这是越国的核心范围,毕竟不太安全。当然,我没有研究过这个问题,姑妄言之。可以明确的是,范蠡到了今天的山东一带经营农业和商业。范蠡后来被称为财神爷,一方面是因为他很会做生意,另一方面他也很有境界,从不守财,三次发财,三次散财给穷人。既能发家致富,又乐于散财,所以范蠡被后世奉为偶像。把范蠡当成儒商,是今天的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

记者:一座城市的地理文化就好像一个人的个性气质,也是城市发展的内核驱动力。您觉得宁波的地理文化怎样?有哪些可以挖掘的地方?

胡阿祥:宁波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以农耕文化为主,受海洋文化的影响也比较大。通常说“宁可听苏州人吵架,不愿听宁波人说话”,宁波人说话的声音比较大,这或许与宁波在海边、和海搏斗的环境有关吧。同时著名的“宁波商帮”,也或许与宁波海洋文化中勇于开拓、敢于挑战的意识有关。

在海外的宁波人很多,有成就的人也特别多,中国人的家乡情结都很重,发挥这点很重要。宁波商业文化的核心精神也值得探究。宁波的天一阁名震海内外,现在是提倡全民阅读的时代,宁波要发挥这个优势,大力倡导藏书文化,打造宁波独特的具有历史渊源与文化说头的“书香文化”,让阅读成为市民的习惯,让书香成为城市的符号。□记者 陈晓旻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7361/
1
上一篇车厩小镇鲜为人知的历史:越王厉兵秣马处
下一篇 打网球的女汉子不多 鄞州网球赛只设“男子双打”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