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在2011年就推出了校园足球联赛,图为去年联赛情景。
□记者 戴斌/文 胡龙召/摄
本月16日《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发布,让足球界人士如沐春风。宁波市足球协会副秘书长俞学丰这几天正在张罗足球初级教练员培训班报名工作,他昨天告诉记者:“原打算今年5月份办一次,现在名额爆满,决定5月到7月连续举办三期,有需要的话继续增加。”
宁波没有职业足球队,但是民间足球和青少年足球活动一直红红火火。“我们宁波校园足球活动已搞多年,现在《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明确提出,‘把校园足球作为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础性工程’,相信接下来我市青少年足球会有井喷式发展。”俞学丰称“初级教练员培训班受宠就是井喷的开端”。
校园足球联赛队伍逐年增加
早在2011年我市体育局和教育局就联手推出了校园足球联赛。“届校园联赛只有20多所学校的队伍参加,不过之后每年都有增加,去年比赛的时候有58所学校共100多支队伍参加。比赛体制也已经形成校园联赛—区域联赛—市级联赛三级联赛体系。”俞学丰介绍说。
目前我市已经初步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校园足球生物链,全市拥有小学定点学校33个,中学定点学校13个,高中定点学校8个,幼儿园定点4个,“基本做到了每个县(市)区中小学都有一定的比例入围市级定点学校”。去年底,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培训主管曾丹对此评价说:“宁波市里有90多万元的经费投入,一些级的布局城市也没这么多。参赛学校有50多所,达到了级校园足球城市的要求。”
除此之外,校园足球进课程也得到了积极探索,一些足球定点学校尝试编写校本教材。例如江东外小编写的《小甲A足球课程》,先后获得江东区届校本课程评比一等奖、宁波市首届优秀校本课程;海曙范桂馥小学、鄞州茅山小学、宁海实验小学等学校都编有自己的校本课程。
校园足球氛围依然冷热不均
“冷热不均”则是宁波校园足球联赛的另外一个特点:其一,低年龄段参赛球队比高年龄段多得多;其二,市区球队参赛热情不足,而县里的一些足球特色学校,球员进校队却需要“开后门”。
在我市首届校园联赛中,有近四分之三的球队是小学队伍,高中球队屈指可数,原因自然是高中生学业加重。去年市青少年校园足球冠军杯赛八强中,市三区的队伍只有江东外国语实验小学入围,且排在末位。去年高中男子组比赛,宁波中学组队参加,带队的体育老师牛勃坦言,由于怕踢球耽误学业,很多家长不愿意孩子踢球。该队上场的11名队员中,有8人来自新疆班,“他们高考的压力不像其他学生那么大”。
而在一些县城,情况又不一样了。去年冠军杯小学组夺魁的宁海实验小学,早在2009年就已经是市级足球定点学校,近几年在省市比赛中都名列前茅。该校足球教练章伟臣介绍,他们学校四年级到六年级有年级联赛,每个班都派出队伍参加。“学生想进校足球队可不容易,有的家长还想‘开后门’让孩子参加!每次校队招收新队员,报名的有近百人,但较终入选的只有十几人。”而这种氛围的背后是良好的梯队———当地一些幼儿园开设足球技能游戏,由此实验小学可以招收到不少有基础的学生,另一方面,实验小学足球特长生毕业后能够进入宁海知名初中跃龙中学,继续参加中学组赛事。
基层足球训练的目的是育人
去年市校园足球冠军杯赛小学组亚军是北仑灵山学校,该校校长告诉记者,他们将足球引进校园较初的想法是让孩子们动起来,提高身体素质。这一出发点得到了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同,“以前都是我们动员学生家长,现在很多家长主动要求让孩子参加足球队”。
事实上,孩子们踢球未必会影响学习。去年校园冠军杯赛时,江东外国语实验小学两名队员熊皓文、黄冕曾告诉记者,家长要求“成绩好一点就可以踢球,要踢球就要争取踢好一点”,“以前我成绩排在后面,现在我进步了,排在中游。”熊皓文说。黄冕则说:“踢球比电脑游戏好玩!每天作业抓紧点,就可以踢球……”
而说到青少年足球,也不能不提已经举办了十二届的“宁波晚报杯”足球赛,较近四年,每年暑假该项赛事期间都举办青少年足球训练营。这些参加过晚报杯训练营的孩子,有的已经走向更远的地方,例如蔡峻哲已经进入恒大足球学校向专业道路发展,严一豪去了美国丹佛,进了当地学校足球队。“严一豪昨天刚刚和我联系过,他说在宁波的足球训练给他帮助很大,到那边很快融入了团队。”俞学丰说,开展校园足球的目的之一就是形成享受足球、崇尚运动的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