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遗传影响,大孙子6岁了还不会自己吃饭
石新国夫妇带着2个孙子出门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 东楚晚报(记者 贺介飞) 祈祷并不能拯救什么,它只是让你忘却和逃避,在转身之后,祈祷所剩下的,便只是一堆茫茫无边的孤寂。如同那个安徒生童话中的小女孩,她划完了较后一根火柴,风越来越大,雪淹没了整个城市,但上帝还是没来。20日上午,细雨朦胧,石新国的妻子黄霞照例到村外庙里烧一炷香,老人如同枯井的双眼已挤不出一滴眼泪。2014年4月22日,二儿子意外身亡。今年2月17日,大儿子酒后一觉再没醒来。除了年幼的二个孙子和一个孙女,两个儿子什么都没留下。小儿子早些年就入赘安徽,原本人丁兴旺的这个家就此彻底“断层”。
白发人两送黑发人
阳新县王英镇添胜村藏在幕阜山深处,石新国的家就在村子尽头。山村人多地少,这个1000余人口村庄的青壮年绝大多数都外出打工,石新国的三个儿子也不例外。2014年4月22日凌晨,在温州乐清打工的二儿子被人捅了几刀,送医院抢救无效身亡。而事情的起因只是21日晚KTV喝酒与朋友起了争执。当时,石新国恰好刚到温州没几天。老人去温州原本是同二儿子商量1岁孙女是不是带回老家抚养。被大家叫醒的石新国还没意识到是怎么回事,就被同在温州打工的老乡带到医院太平间。拉开尸布,石新国当场晕倒。法院判决了25万元赔偿,但凶手家里凑了11.6万元后说“再也筹不到钱了。”这11.6万元在除去往返湖北温州两地、火化和安葬等费用后,剩下也就几万元了。
将二儿子埋葬后,石新国和妻子黄霞仿佛霜降后的白菜,整日精神恍惚。
石新国曾在浮屠镇麻纺厂烧过锅炉,二儿子离开后,老人只得重新回去烧锅炉。黄霞担心他的身体,带着小孙子辉辉陪着丈夫。春节期间,厂里让石新国看厂,他和老伴商量决定在浮屠街过年。二儿子没了,多年前,在外打工的小儿子又入赘安徽女方家。2月17日,较好在家的大儿子石从山怕父母孤单,打电话说带老婆孩子到浮屠街陪他们过年。可是,2月18日上午,石新国等来的却是大儿子死亡的消息。原来,2月17日中午,儿子在外面喝了酒,回家倒头就睡。石从山有好酒的习惯,以往也是喝多了回家倒头就睡。妻子王爱敏带着大儿子去了邻村王文村娘家,准备坐第二天的班车去浮屠街。不想,王爱敏再回家里叫丈夫时,他已没了呼吸。
六旬夫妇欲乞讨抚幼
警方和法医鉴定石从山系醉酒后窒息身亡。
惊魂未定的石新国夫妇带着孙子从浮屠街赶回家,刚一到家,黄霞就晕倒,乡亲们将她送到医院抢救。
短短几个月时间,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一幕在这个不幸的家庭又上演。
得知石家接连的变故,民警们每人掏出100元塞到石新国手里,时隔多日,老人还记得,几个年轻的民警离开他家时眼里也含着热泪。当村民们沉浸在春节的喜庆氛围时,这个家一片死寂。石新国不敢大哭,这个善良的老人甚至担心嚎啕大哭会影响别人过年。吃糠咽菜、肩挑背扛的年代石新国都挺过来了,这次,面对床上的大儿子,石新国万念俱灰。床上病怏怏的老伴,两个孙子,一个6岁,一个才2岁,这么重的担子,压得石新国喘不过气来。这往后的生活该怎么办?大年初二(2月20日),经过深思熟虑后,石新国下定主意,和老伴一起带着两个孙子出门乞讨。因为大儿媳是智障,他打算让大儿媳暂时先回娘家生活。大过年的带着孙子出门乞讨,陌生人都于心不忍。看不下去的村民们开始悄悄募捐,从大年初三到初四,短短两天,添胜村的青年联合会就募捐到2万余元。隔壁王文村青年联合会也募到了3000多元。当青年代表将钱塞到石新国怀里时,老人激动得差点跪下。“叔,有我们吃的,就不会差你们家一口!”青年代表说。
请关注“断层家庭”
青年代表的那句话宛如寒夜里的一把火,温暖了石新国夫妇几乎冻僵的心。
可是,在这个贫穷的山村,家家的日子都过得紧巴巴,就算帮衬一下,但往后的生活还是要靠自己。
63岁的石新国和62岁的黄霞不得不为两个孙子的将来着急。对了,还有二儿子的2岁女儿,虽然暂时在外婆家生活,将来还是要被送到家里来。
自从二儿子下葬后,二儿媳一直在外打工,石新国也知道,二儿媳还年轻,这个家怕是留不住人家。
石新国是独子,自己2岁那年父亲就去世,母亲改嫁,他跟着奶奶长大。想不到自己生了3个儿子,临了却没一个“靠得住”。
这个家彻底“断层”了,爷爷奶奶还要扮演父母(第二代)的角色。“都说养儿防老,将来我们两个老人不在了,孩子怎么办?”20日下午,石新国闷坐在自家火炉边老泪纵横。
“第二代突遭变故离世,留下祖孙二代人,虽然没正式提出这个概念,但‘断层家庭’的问题越来越明显,由此引发的社会问题也令人揪心。”长期参与帮扶救助工作的阳新县民政局社会福利科科长李华强认为,石新就是典型的“断层家庭”。
李华强说,“断层家庭”不仅让一个完整的家割裂,同时给第三代的成长埋下隐患,在没有父母的日子里,小孩得不到应有的关爱和温暖,性格和价值观容易扭曲,容易冷漠和自暴自弃。
李华强觉得,像石新这样的“断层家庭”应受到政府部门的特殊照顾和关心,特别是孙子和孙女,如果有爱心家庭结对帮扶,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大有益处的。
“确实太不幸了,这方圆几个村以前从没听说过这样的情况。”临别时,石新国的邻居周元抹着泪期盼记者下次能带来“好消息”。
新闻链接:
2013年9月3日,本报以《阳新六旬夫妇:活着就是幸福”为题》,报道了阳新太子镇65岁的李祥针夫妇带着6个失去父母的孙女孙儿们,还有92岁的父亲,住进了阳新熊家垴一套不到60平米的公租房的事情。
李祥针家庭便是典型的“断层家庭”。2004年元月份的一天晚上,在大王镇街上开摩托车修理店的大儿子李卫国被一辆货车撞倒身亡。不久,有病在身的大儿媳在此打击之下撒手西去。祸不单行,2009年5月份的一天,厄运再次降临这个家庭,在去广西途中,小儿子李元林出了车祸,当场身亡。
幸运的是,李祥针家庭得到了政府部门的关照,生活有了一定保障。然而,在没有父母的环境下,孩子的教育问题仍令人堪忧。
记者手记
#p#分页标题#e# 一个容易被忽略的群体
“断层家庭”,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但也是一个容易被社会忽略的群体。
记者在网上搜索发现,关于这一群体的内容几乎是空白。社会、机构对“断层家庭”的关注也处于“断层”状态。
相比失独家庭,“断层家庭”中的父母不仅有着失去骨肉的痛苦、无人养老送终的悲怆,还有着抚幼的沉重压力;
相比留守儿童,“断层家庭”中的幼儿不仅有着双亲不在身边的孤独、亲子教育的缺失,还有着被社会忽略的无助。
不知道,在黄石这样的家庭有多少,他们有着怎样揪心的往事,他们的生存状态怎么样,他们较需要社会、机构提供什么帮助?
不知道,对于这样的家庭,我们有哪些政策可以帮到他们,我们身边有哪些人或群体在关注他们、研究他们?
亲爱的读者,如果你或者你身边有这样的“断层家庭”,请与本报6537777或13971777362(贺记者)联系,本报愿持续关注这个群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