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收藏达人”的烟标情结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易木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在朋友圈里看见有人晒了一张照片,厚厚的一摞,全是平铺的香烟盒,有新华、天平、火炬、芳草一大堆见都没见过的烟标。记者也算是好烟之人,看见这些烟标,就有了见见这位收藏者的想法。 16日上

  东楚网黄石新闻网(黄石日报 记者 易木生)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在朋友圈里看见有人晒了一张照片,厚厚的一摞,全是平铺的香烟盒,有“新华”、“天平”、“火炬”、“芳草”……一大堆见都没见过的烟标。记者也算是好烟之人,看见这些烟标,就有了见见这位收藏者的想法。
  16日上午,在朋友的帮助下,记者从阳新县城赶到黄颡口镇,见到了收藏者叶权德。今年45岁的叶权德从1990年开始收藏烟标,“那时候家里穷,没钱买草稿纸,我父亲就将这些烟盒一个个收集起来,展开平铺,装订了给我们打草稿用。”叶权德说,1990年他高中毕业回家一看,家里没有用完的烟盒纸还有一大纸箱。“当时我看了这些烟盒,发现好多烟已经买不到了,于是就有了想把它们收藏起来的想法。”
  “你看,这是1961年的曙光,1976年的春风,1977年的圆球,1978年的风光,1978年的星火,1985年的永光……”叶权德将他的“宝贝”摆了满满一茶几。
  翻开为烟标专门定制的“收藏本”,跟着叶权德的手指,记者也领略了一把当年香烟市场的“盛世”。叶权德告诉记者,在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基本上各县市区都有自己的卷烟厂,“你看,红安卷烟厂、巴东卷烟厂、广水卷烟厂、咸宁卷烟厂、荆州卷烟厂,这些厂现在都没有了,这些烟标也成了一种纪念。”
  每个烟标都是一段历史记忆,都带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叶权德说,他收藏的早期烟盒印刷比较粗糙,包装也很简单,没有任何警示语句,全是软包装,且不带过滤嘴;到了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这个阶段的烟盒大都以红色为主,印有毛主席语录;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开始出现硬包装烟盒,有了过滤嘴,有的还印有“吸烟有害健康”的警示语,对焦油量、烟气、烟碱等的含量也有了明确标注。
  为了便于阅览,叶权德将已经整理出来的1000多枚烟标,按照山水、地名、人名、植物、乐器、建筑等种类,粘在了收藏本上。如“东湖”、“张家界”、“林黛玉” ,不仅如此,还有很多烟名相同却产地不同的香烟,如“武汉卷烟厂、北京卷烟厂都出过“双喜”的烟,河南卷烟厂和北京卷烟厂都出过“飞马”。”叶权德说,还有很多符合当时时代背景的烟名,如“永光、云光、争光、曙光、风光、春光”等。
  也有很多人想打叶权德这些烟标的主意,“绝对不卖。”叶权德的态度很坚决。他说,1995年,曾有人愿意花30万元的高价购买他手上的全部烟标,但是他拒绝了。“对我来说,这就是一种生活乐趣,是我了解世界的另一扇窗户。”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s://tj.jiuquan.cc/a-16682/
1
上一篇以次充好 洗菜洁具买回半月即生锈 消费者依法获三倍赔偿
下一篇 黄石评高级职称不唯资历唯贡献

为您推荐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alzn66@foxmail.com

关注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我们

返回顶部